3. 亚氯酸钠(NaClO2)漂白
亚氯酸钠用于棉织物漂白时的最大优点是在不损伤纤维的条件下,能破坏色素及杂质。亚氯酸钠又是化纤的良好漂白剂,漂白织物的白度稳定性比氯漂及氧漂的织物好,不适用于羊毛或其它的蛋白质纤维。但是亚氯酸钠价格较贵,对金属腐蚀性强,需用钛金属或钛合金等材料,而且亚漂过程中产生有毒ClO2气体,设备需有良好的密封,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
亚漂与氯漂、氧漂不同之处是在酸性条件下漂白, 一般pH值为4~4.5左右。亚漂对前处理要求不高,甚至织物不经过退浆即可漂白,工艺路线较短,对合纤织物特别合适。
亚漂是在酸性浴中进行漂白,酸性强弱对亚氯酸的分解率有较大影响,直接加强酸调节pH值是不合适的,一般常利用加入活化剂来控制pH值,常用活化剂有:释酸剂如无机铵盐;能在漂白过程中被氧化成酸的物质如甲醛及其衍生物六次甲基四铵;水解后形成酸的酯类如酒石酸二乙酯等;也可用弱酸如醋酸、蚁酸。另外,加入某些缓冲剂如焦磷酸盐,可以增加亚漂液的稳定性,避免低pH值时有二氧化氯逸出。
亚漂连续轧蒸法工艺流程如下:轧漂液→汽蒸→水洗→去氯→水洗。
涤棉混纺漂白织物亚漂工艺:漂白液含亚氯酸钠12~25g/L、硫酸铵(活化剂)5~10g/L、平平加O 5~10g/L,室温时轧漂白液,100~102℃汽蒸l~1.5h,水洗后脱氯 ,堆置后充分水洗。
4. 漂白效果的评定
漂白以去除天然色素为主要目的,但漂白过程中棉纤维本身也可能受到损伤,所以评定漂白效果时,一方面测织物的白度,另一方面测定织物的受损情况,主要是通过强力在漂白前后的变化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