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对照样
在抗菌试验中,对照样的选择极为关键。这是因为计算抗菌效果是以对照样为基础的,对照样上细菌生长情况的好坏,决定着抗菌效果的评价结果。一些方法选择了与试样同一类型、但不含抗菌剂的织物作为对照样,这主要是为企业而设定的,主要用于筛选工艺的比对试验。而对于市场化的检测就无法操作了,企业在送检时往往提供不出对照样来。因此,无论是从实验的可操作性、还是可对比性来看,都应当选择一种既有代表性的、又能对大多数试样都适用的对照样。
考虑到纺织品抗菌面料一般都是内衣、内裤、袜子等与人体皮肤接触较多的纯棉纺织品,故在实验中,选择了GB 7565287中规定的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棉贴衬织物作为对照样。在前期试验时,未对棉贴衬织物洗涤而直接进行的试验表明,该贴衬织物上的细菌经过19 h培养后洗下的液体,按照十倍稀释法对其活菌进行计数,数据严重违背十倍稀释规律,甚至出现3.2.3试样用量试样用量的多少对结果有着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在对培养后的试样洗涤其上的活菌过程中,试样所含有的抗菌剂同时也被洗出。试样量越多,洗脱下来的抗菌剂就越多。而这些洗下的抗菌剂,会进一步抑制洗涤下来的液体中残留的活菌的生长,从而使得最后的活菌数减少。试样用量越多,活菌数就减少得越多,从而抗菌效果也越好,但这种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因此,统一试样用量在抗菌试验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3.2.4培养时间
培养时间是指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从生长繁殖到其活菌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理论上,该时间段为18h比较合适。在现行方法中,有选择18~24 h的,有选择18±1 h的,还有选择20±2 h的,基本上都是在18~24 h范围内进行选择。
4•结论
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抗菌测试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在实验菌种、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也有影响。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权威、科学的纺织品抗菌面料检测标准及评价体系,以规范、监督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