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纺织品低温前处理关键技术解析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

  其次,利用定向基因改造技术改良野生碱性果胶酶产生菌,构建碱性果胶酶工程菌,提高果胶酶的耐碱性和H2O2的耐受性,优化发酵工艺、开发液体酶活保护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液体碱性果胶酶商品化。

  最后,构建H2O2催化—稳定控制体系,精准控制漂白过程中H2O2的分解速率;开发高效低温去蜡助剂,提高低温前处理织物的毛效;应用碱性果胶酶和仿酶催化剂,开发系列低温前处理工艺,将退浆精炼温度最低降至35°C~40°C、漂白温度最低降至50°C,真正实现坯布按质、按需前处理加工。单位产品平均可节约用水10%、节能35%、减少CODCr排放1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清洁生产再立风向标

  在该项目推广应用的几年间,已建立推广基地5家,建成示范线9条。2010年~2012年间,5家应用企业已累计新增产值35945万元,新增利润6044.2万元。

  在行业颇为关注的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其成果也是显著的。该项目利用国产生物酶制剂成功实现了纺织品生物酶退浆精练技术的产业化,退浆精练温度降低至40℃~80℃,碱剂用量减少90%,表面活性剂用量减少50%以上。将仿酶催化剂引入印染行业,成功实现纺织品快速低温前处理,将纺织品的漂白温度从100℃降低至50℃~80℃。全国棉型织物加工量300亿米/年,项目技术成果按推广率30%计,可降低水耗900万吨/年、节约标准煤80万吨/年,减少COD排放2500吨/年,减少烧碱用量2.7万吨/年。

  如何真正实现清洁生产,是印染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的道路,“纺织品低温前处理关键技术”恰恰树立了这样一个榜样。在华纺举办的科技成果交流会上,专家和企业纷纷表示,这项技术突破了碱性果胶酶的规模化量产技术,带动了生物酶制剂行业进步;突破了仿酶催化剂的低成本规模化量产技术,推动了高效催化剂在印染行业的应用,有助于印染行业技术创新;可显著降低纺织品前处理能耗,减少COD排放,对推动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