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浅析纺织品中致癌染料及其检测方法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

部分染料可按禁用芳香胺的检测方法检测;部分染料可按分散染料的检测方法检测;而其它几种染料没有明确注明检测方法。这给相关法部分染料可按禁用芳香胺的检测方法检测;部分染料可按分散染料的检测方法检测;而其它几种染料没有明确注明检测方法。这给相关法规、标准、符合性评定程序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德国作为相关法案的提出国,曾于2000年提出过一项有关纺织品上分散染料检测方法的标准草案DIN DMP512草案《纺织品分散染料的检测》,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检测机构在进行纺织品上致癌染料的检测时,基本上都参照了该标准草案,有些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技术上做相应的调整或改进。

  我国致癌染料检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致癌染料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主要是GB/T20382-2006《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该方法采用甲醇萃取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法对萃取液进行定性、定量测定。虽然该方法在国内较为普遍使用,但是却存在着如下许多问题。

  1)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方法,不能完全提取纤维上的染料。

  9种致癌染料分别属于直接、酸性、碱性和分散染料,化学性质差异较大,采用甲醇提取纺织品上的多种染料,方法简单、快捷。但实践表明,该方法只能提取纤维上的部分染料,且回收率较低,不能满足Oeko-Tex Standard 100定量检测要求。这样对检测机构而言,可能会因提取量较低而难以检出,易导致结果的误判,给检测机构及相关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2)采用HPLC-DAD法检测,灵敏度低,若存在假阳性时,无法准确判断。

  目前HPLC-DAD法是最常用的检测致癌染料的方法,但染料中常含有合成中间体、同分异构体和分散剂等,成分复杂,对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高,在实践检测过程中若存在假阳性现象时,采用HPLC-DAD法进行定性检测时,难以分辨,且该方法的灵敏度低、选择性较差

  3)利用HPLC-DAD法检测,检验周期较长。

  按照目前GB/T20382-2006方法检测,梯度淋洗程序时间太长,需要55分钟,一个样品从制备到检验完成,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检测效率低。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