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并合效应 由于剥取运动是由引纱罗拉牵引而成,所以单位时间剥离点相对纺杯转过的圈数为υ×1000/πD,又因为单位时间凝聚槽内滑入的纤维层数为纺杯的转速n,所以凝聚须条中纤维的并合数B为:
式中:υ—引纱速度(m/min);
D—凝聚槽直径(mm)。
又因为纺杯一转纱条上加上一个捻回,所以将捻度Ttex=n/υ代入上式,可得:
式中:Ttex—纺纱捻度(捻/ m)。
从上式中可知,纺杯直径愈大,捻度愈大时,其并合层数愈多,并合效果愈好。
(2)缠绕纤维 在回转纱条剥取凝聚须条的过程中,在剥离点后会产生空隙,但通过高速摄影可观察到空隙并不明显存在,而是被少量纤维所填补,这些纤维骑跨在剥离点和须条尾端,因而被称之为骑跨纤维或搭桥纤维。如图9-2-18所示。骑跨纤维形成的原因是当剥离点经过输送管道口下方时,喂入纤维的头端与回转纱条粘连,而尾端被甩到凝聚槽中与须条尾端相连而形成骑跨纤维。
在纺纱过程中,骑跨纤维的头端随回转纱条前移,尾端随纺杯移动,当前端剥离以后,其后端从凝聚须条中抽出,缠绕在纱条表面,成为缠绕纤维。当隔离措施不良时,有的纤维会随导流槽下行的气流进入纺杯附着在回转纱条上,也能形成缠绕纤维。
缠绕纤维是转杯纱的结构特点,在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上纺纱,缠绕纤维是不可避免的。缠绕纤维反向、无规则地缠绕于纱条表面,其纤维强力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影响转杯纱的外观和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