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纯棉织物复合型功能整理生产实践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①工艺流程

  染色织物→浸轧整理工作液→烘干→焙烘→下机。

  ②工艺配方与条件

  三防整理剂 SF-600 40 g/L,

  柔软剂ER-1010 10 g/L,

  醋酸调pH值 5~6,

  焙烘温度 175~l 80℃,

  焙烘时间 l min。

  2.2 三防+硬挺整理

  与三防+柔软整理相反,对于另外一些客户,则要求织物不仅具有拒水拒油特性,还需具有挺括的手感,这就需要在三防整理的同时进行硬挺整理。

  硬挺整理剂有天然和化学浆料两类,天然浆料由于不耐洗,且前后手感一致性不易掌握,已在生产中逐渐淘汰,化学浆料常用的有PVA、聚丙烯酸酯和聚乙酸乙烯酯类等。PVA使用时需高温沸煮,与其他助剂相容性差。国产硬挺剂多为聚丙烯酸酯类型;国外硬挺剂则一般采用聚乙酸乙烯酯结构,如亨斯迈公司的特奇连(Dicrylan)V-HKN、巴斯夫公司的比力白(Perapret)VA-new 以及德司达公司的爱芙奋(Evo fin)NPA 等,都是此类硬挺剂.

  无论是PVA,还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乙酸乙烯酯硬挺剂,烘干过程中,都会在纤维表面铺展成膜。如果与三防整理剂同浴整理,则会严重干扰三防整理剂与纤维的反应,造成防水防油性能急剧下降,防水分数甚至可能降到零分。如果采用二步法工艺,即先进行硬挺整理,后进行三防整理,虽可改善三防整理效果,但硬挺整理后的织物再进行湿加工时,布身极易起折皱,产生疵病,所以也不可取,

  在实践中,选取三聚氰胺树脂作为硬挺剂,采用一浴一步法工艺,能达到较好效果,但要注意控制残留甲醛含量不要超标。

  ①工艺流程

  染色织物→浸轧整理工作液→烘干→焙烘→下机。

  ②工艺配方与条件

  防水防油剂HPC-1 60g/L,

  硬挺剂HX一60 40g/L,

  醋酸调pH值 5~6,

  焙烘温度 175~180℃,

  焙烘时间 1min。

  2.3 三防+免烫整理

  关于免烫的含义,对于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使用场合存在着差别。对洗涤干燥后要求保持褶裥(折痕)的产品,例如裙子、裤子等,免烫的含义是耐久压烫;对于没有褶裥或洗涤干燥后不要求保持褶裥的产品,如衬衣和休闲装等,免烫的含义是防缩抗皱。因此,织物的免烫整理也即防缩抗皱整理。

  在染厂,免烫整理常采用前焙烘工艺.市面上流行的免烫整理剂基本上都是低甲醛改性2D树脂产品,如亨斯迈公司的利特色(Knittex)系列、科莱恩公司的爱科菲可斯(Arkofix)系列、巴斯夫公司的服丝平(Fixapret)系列、德司达公司的爱芙普莱特(Arkofix)系列等,国内商品牌号更是众多。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