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轧染流程短、操作方便、设备简单、色谱齐、色泽鲜艳、质量稳定、正品率高、重现性好、节约劳动力、节水、节能,受国际普遍青睐。在美国约80 %色布用此工艺生产,而我国却只有20%左右.其中还包括水洗布等特殊产品 究其原因为国内涂料轧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轧染时粘辊、成品手感硬、湿色牢度差、布面含有残留甲醛等。近年来虽逐步改进.与国外差距仍大。为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使生态环境少受损害,节省能源特别是水,广大染整与印染助剂工作者正联手努力研究开发.使涂料轧染工艺不断完善.成为名符其实的清洁生产工艺.积极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1 传统涂料轧染技术介绍
1.1 涂料染色机理
涂料上染织物与染料不同.因涂料不溶于水.对纤维无直接性.在染色过程中.均匀扩散于水中的涂料微粒与乳化分散的粘合剂一同被浸轧到织物上,烘干或焙烘后,水份蒸发,粘合剂包嵌涂料颗粒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膜.粘附在织物表面及经纬纱间.从而完成整个上染过程。
1.2 传统涂料轧染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半制品一轧染—一烘干一(焙烘)一成品涂料轧染对半制品要求高.特别烧毛质量.烧毛不净会造成大量疵点。布面pH值需保持中性,避免影响粘合剂结膜 另外织物所含杂质如果未去尽.也会影响成品色牢度 需否焙烘根据所用粘合剂而定。
1.3 助剂
1.3.1 粘合剂
涂料轧染是靠粘合剂将涂料粘附在织物上.所以粘合剂是决定涂料轧染开车操作运行流畅与否和成品质量好坏的关键 对粘合剂的要求是成膜透明无色、黏结力强、包裹性能强、弹性好、耐光耐溶剂,存放稳定.能较长时间不分层 市面上出售的涂料轧染粘合剂大部分为聚丙烯酸酯系.或丙烯酸酯与丁二烯、苯乙烯等单体共聚合成.或加有聚氨酯等高分子共聚物.多数是自交链型 如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生产的海立柴林FWT (Helizarin FWT) 上海黄渡助剂厂的染色粘合剂NF—l则为外交链型在粘合剂结构上以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结构为佳.聚合手段以辐照法的成品稳定又均匀,合肥用Co源辐照生产的粘合剂 AH一2可用于涂料轧染浅色.瑞士汽巴精化公司 (Ciba现名亨斯迈)出售的依加福(IrgaDhor)SPD为已加入涂料着色的粘合剂.宜染浅色。
进入21世纪.随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与欧盟Oeko—Tex标准一100的出台和实施,要求粘合剂内必须无FA (游离甲醛)及APEO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前者来自内交链剂NMA(N一羟甲基丙烯酰胺),而后者由乳化剂带人现欧美生产的新型号粘合剂基本均已符合以上要求。国内合肥冰雁牌AH一2A为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聚乳液,经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公司(Intertek)检测.无FA与APEO,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