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转移印花的特点和应用
气相转移印花技术是将分散染料制成色墨印刷到转移纸上成为转移印花纸,织物印花时将转移印花纸与织物贴合在一起加压、加热完成印花过程。这种气相转移印花技术过程由以下3部分组成:
1) 油墨中分散染料被加热升华成气态;
2) 纤维非晶区被加热软化;
3) 气态分散染料扩散到纤维非晶区中使纤维着色。
与传统的织物印花工艺相比,织物气相转移印花有如下优点:
1) 印花过程无水洗、干燥等后处理过程,避免了染料污染水源的公害问题,是一种新兴的节水、环保的织物印染工艺;
2) 织物表面无残留染料,因此织物摩擦牢度及皂洗牢度均较高;
3) 印花图案精度高于其他印花方式,接近纸张印刷精度,可印出非常精细的图案;
4) 可在伸缩性较大的织物上印花;
5) 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
气相转移印花织物由于具备上述优点,自问世以来,其产量长期稳定在印花织物产量的5%左右,近年来,转移印花织物在广告和装饰纺织品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转移印花织物的产量有较大地提高。
目前国内用于织物转移印花的转移纸主要是印染厂自己制作的,而且许多是采用自制的水性转移印花油墨和溶剂型凹印转移印花油墨印刷。由于不具备专业的油墨生产设备和技术,因此油墨性能较差,难以印出高质量的转移印花纸。另外水性墨中分散染料含量低,干燥速度较慢,印后纸张变形较大,印制精细图案困难。溶剂型凹印转移印花油墨印制的转移纸变形较小,干燥速度较快,可印制出较为精细的图案,但由于凹印制版费用较高,制版周期长,因此只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个性化产品则不适用。另外,溶剂型凹印油墨中含有大量溶剂,印刷中溶剂的挥发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相对而言,胶印是一种印刷质量高、成本低、印刷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生产灵活性大的印刷方式,国外早已采用胶印工艺印制转移印花纸;国内虽有厂家使用胶印转移印花油墨印刷转移纸,但由于胶印油墨依赖进口,使得印刷成本较高。因此研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较低价格的胶印转移印花油墨是采用胶印工艺印刷转移纸的技术关键。下文将介绍胶印气相转移印花油墨的配方及研制过程,分析油墨中各组分对墨性和分散染料转移性能的影响。
胶印气相转移印花油墨的配制过程
1.实验
1)原材料
配制胶印气相转移印花油墨的实验材料有:承印物、染料、油墨连结料、干燥剂及抗水剂等辅助材料。
①承印物:平纹涤纶绸
②染料:配制胶印气相转移印花油墨采用的染料是分散染料:2BLN、3B、RGFL原染料。
③连结料:双酚树脂、对叔丁酚树脂、壬基酚树脂、辛基酚树脂、多酚树脂、矿物油、大豆油醇酸树脂。
④干燥剂。
⑤抗水助剂。
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三辊研磨机、平板烫印机、721型分光光度计
3) 测试方法
①染料转移率测试
用22.5ml DMF和2.5ml盐酸(1mol/L)溶液萃取2cm×2cm印花纸上的染料,在721型分光光度计λmax 处测定萃取液光密度值A,按下式计算染料转移率如公式①。
②油墨转移率的测定
称取0.1g油墨,涂布于印刷适性仪胶辊上,经1分钟匀墨,在已精确称量后的转印纸上印样,按下式计算油墨转移率如公式②。
4) 原材料的筛选
①分散染料的选择
分散染料是涤纶织物常规染色的主要染料,市售的分散染料中加有大量的助剂,这些分散染料虽有较高的细度(国产分散染料粒径小于2μm,进口分散染料粒径小于1μm)。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助剂,使得它们与胶印油墨树脂连结料的相容性较差,制成的油墨性能不理想。另外大量助剂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分散染料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加了油墨成本,对分散染料的转移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