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管理系统助力纵向发展——长丝织造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来源:第一纺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一家企业负责人谈到,因企业涉及的产业链面广,系统更新跟不上,再加上印染生产对颜色的要求苛刻,多半还要依靠老技师的经验才能达到要求。最后信息化管理系统只能“束之高阁”。某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微企业由于成立时期的资金等很多问题,信息化初期投入大、后期更新难、人员和维护费用高,再加上系统开发周期长、业务流程改造困难,使企业的压力增大。

  一位长期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专家认为:“现在的各种管理系统鱼目混珠,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无论是作为独立的工具软件,还是定制的解决方案,企业本身要有预见性。简单来说,既要熟悉该信息化设计,又要具有掌握企业行业运行特点的人才。对长丝织造企业来说,企业必须了解和掌握之前遇到纺丝、织造、后整理等问题的种种解决方案,使系统软件设置调试和实际生产要素相匹配,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要及时更新,降低实施中的风险。”

  两化融合还有很多途径

  其实,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上,实现装备升级,应用智能化、自动化的装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长兴的机器换人就是个典型例子。“许多设备都在进行升级换代,自动化设备引进已经是企业的高效经济增长点了。用军方的一句话来讲,信息化的装备才能打赢局部战争。”一位长兴县长丝织造企业的负责人笑谈道。

  在记者看来,现阶段信息化和纺织行业融合的手段比较丰富,能够对长丝织造企业提供的借鉴很多。不仅仅是生产上的各种精细化管理系统,而且在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喷水织机取水定额监控、能源管理、产品设计研发、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方面,同时与上游原材料供应链、下游终端销售以及对接的信息化系统也需要健全。

  在业内很多人看来,信息化在纺织工业企业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生产环节的ERP系统、交通物流上的快速反应、管理决策的科学。信息化的使用增强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管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

  “是否实现信息化管理企业,这是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前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在两化深度融合,说明信息化在提高传统制造业管理上和效率上的效果显著。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说。他认为,“新兴的长丝织造企业中生产信息化管理比例可能还不到10%。行业两化深度融合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