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彩棉针织面料丝光整理综述

来源:中国印花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丝光”,对传统的棉织物而言,是为了改善其光泽和手感而用碱液进行处理,即将其浸轧在碱液中发生溶胀,在张力作用下增加纤维的取向度,以提高强力,使棉纤维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增加对光的漫反射,显出丝一样的光泽,降低织物缩水率,并能够消除织物表面皱纹。但彩棉织物和传统棉织物并不一样,未经处理的彩棉织物吸水性很差,彩棉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低,纤维长度短,因而强力低,在湿热或化学、机械处理时,易发生收缩和起皱变形,而且由于针织物本身又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容易伸长,不能经受较大的张力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双丝光及纤维素酶等方法来整理彩棉针织物,并控制其温度、pH 值、碱量的大小和时间,提高彩棉的光泽和色牢度,并相应改善彩棉针织物的服用性能。【纯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工艺(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天然彩色棉针织坯布,9.7 texX 2针织纱,纬平针提花组织。烧碱溶液,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L一40淀粉酶(汽巴公司),中性纤维素酶DXN一129(上海大祥化工有限公司),渗透剂等。
2.2 试验设备
    用于针织面料的丝光整理设备。
2.3 测试仪器
    YG571一A 染色摩擦牢度仪,SW 一12耐洗色牢度试验机,WKE一6一H 型日晒牢度仪, WSD一Ⅲ 测色仪,YG814光泽仪,YG026织物强力机等。
2.4 测试方法
2.4.1 顶破强度
    将织物裁剪成60 cm试样,在YG031型织物顶破仪测得顶破强度,计算平均值。
2.4.2 光泽度
    将织物裁剪成10 cm×10 cm 试样5块,在YG814织物光泽仪上测得对比光泽度,计算平均值。
2.4.3 各项色牢度
    分别在染色摩擦牢度仪Y571一A,汗浸牢度仪YG631,耐洗色牢度试验机SW一12和耐晒牢度仪WKE一6一H上按国标测试。
2.4.4 色差 .
    将每块试样在WSD一Ⅲ 测色仪上分别测得三个不同点的△E,计算色差平均值。用△E表示同色性差异,△E越大,说明两种材料间的颜色差异越大。
2.4.5 毛效
    将不同整理后的试样在恒温恒湿箱(温度20 ℃,湿度65 %)内平衡24 h,记录水在30 min内沿织物上升的高度,若液面参差不齐,取最低值。
3 影响天然色彩针棉织物色泽整理效果的因素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3.1 影响天然色彩针棉织物色泽整理效果的因素
3.1.1 天然彩棉自身的结构的影响
    天然彩棉的横截面虽与普通白棉的结构相似,都是呈带有胞腔的腰圆形。但天然彩棉的色彩呈片状,天然色素主要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内,且次生胞壁薄,不同颜色的彩棉的成熟度各不相同,因而其尺寸稳定性差。
3.1.2 杂质等因素的影响
    白色原棉的杂质色素主要是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存在于棉籽壳中的表皮层和外色素层,无木质素存在,而天然彩棉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低,其杂质成分主要是以木质素为主的蜡质脂肪,其次是微量金属和蛋白质,且彩棉的木质素、微量金属和蛋白质含量与色素及色素稳定性有关。由于天然色彩被纤维初生胞壁杂质层所覆盖,经剥除表面杂质层才能显现独特的色彩,没经整理的彩棉织物色泽比较暗淡,不够自然。
3.1.3 整理工艺因素的影响
    整理工艺因素主要包括烧碱及纤维酶的温度、pH值、碱剂量的大小和时间、张力等,其对彩棉的色泽和色牢度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整理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其对彩棉针织面料色泽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3.2 实验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经过多次试验对比研究,选择以下几种工艺条件进行试验:
3.2.1 一般的煮练丝光工艺条件试验
    工艺过程:预处理一圆筒扩幅一缝头一浸碱丝光一煮练一一、二槽扩幅热喷淋洗一酸洗中和一冷水洗一烘干
    工艺参数:烧碱浓度180 g/L,室温50 min左右。
3.2.2 双丝光处理工艺条件试验
    工艺过程:烧毛浸轧热浓碱一松堆冷却(5~10 min)一打卷冷却(1~2 h)一丝光一卷氧漂烘干一丝光一水洗一烘干一防缩一成品
工艺参数:
    浸轧热浓碱温度95~97℃,浓度200 g/L;第一次丝光条件:碱浓度180~200 g/L 室温;
    第二次丝光条件:前槽碱浓度260~280 g/I ,室温;后槽碱浓度16O~180 g/L,6O~70℃。
3.2.3 纤维素酶/碱处理工艺条件试验
    工艺过程:退浆一复合生物酶整理一丝光一卷氧漂烘干一丝光烘干一防缩一成品
工艺参数:
    复合生物酶整理工艺:果胶酶2.2 (O.w. f),纤维素酶3.4 (o.w.f),pH值5.0,浴比1: 2O,温度55℃ ,时间120 min。
第一次丝光:碱浓度180~200 g/l,室温。
第二次丝光:前槽碱浓度260~280 g/L,室温;后槽碱浓度16O~180 g/L,6O~70℃。以上三种实验条件记为1号,2号,3号,没经过整理的针织坯布为0号。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彩棉针织物色泽、色牢度及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4.1 对光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用碱常规整理,还是丝光处理,或结合酶处理后都使天然彩色加深。但经双丝光与酶处理后的色差明显,色泽更加鲜艳。在碱丝光整理时,纤维剧烈膨胀,胞壁几乎消失,胞壁更薄,天然色彩明显向胞壁转移,因此,碱丝光处理会使彩棉颜色更加鲜艳。由于织物浸轧的是热浓碱,又经保温,浓碱已全面渗透到纤维结晶区,待冷却后直接进入丝光反应区,纤维得到充分的膨胀,改善其光泽,具有光滑的手感,再经过一次丝光,由于后辊热碱浓度较低,便于拉足坯布而不易破边,以落布幅宽达到成品要求,确保尺寸稳定。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