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才能认定一批棉花有主体颜色级,可以按照组批规则进行组批。无主体颜色级的情况。如果按批检验的一批棉花中,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被判断为无主体颜色级:(1)经检验,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颜色级;(2)颜色级超过了3个;(3)颜色级的类型超过了2个;(4)有一个颜色级占到80%及以上,但其余的颜色级与其不相邻。
按照标准规定,无主体颜色级者组批时应进行挑包整理。
理解“相邻”在新老标准中的不同含义,准确掌握“相邻颜色级”的概念
主体颜色级的确定需要准确把握相邻颜色级的概念。在颜色级定义中的“相邻”的概念,与原主体品级定义中的相邻有所不同。主体品级定义中的“相邻”只有“上下相邻”。而在新标准的棉花颜色分级图中,任意一个颜色级可以通过反射率(Rd )和黄色深度(+b )值标定。在这个二维空间中,相邻包括了上下相邻(见图1)、左右相邻(见图2)和对角相邻(见图3)三种情况。
举例说明:与白棉三级(31)相邻的颜色级包括白棉二级(21)、白棉四级(41)、淡点污棉一级(12)、
淡点污棉二级(22);与淡点污棉二级(22)相邻的颜色级包括白棉三级(31)、白棉四级(41)、淡点污棉一级(12)、淡点污棉三级(32)、淡黄染棉一级(13)、淡黄染棉二级(23)、淡黄染棉三级(33)。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在GB 1103.1—2012宣贯教材中第19页作者给出了“颜色级与相邻颜色级对照表”(见表一)。但表中出现部分错误,即淡黄染棉二级(23)的相邻颜色级——左右相邻颜色级是淡点污棉二级(22),上下相邻的颜色级是黄染棉1级(41)和黄染棉2级(42)是错误的。淡黄染棉二级(23)的相邻颜色级应该为:左右相邻颜色级是淡点污棉二级(22)、黄染棉1级(14)和黄染棉2级(24),上下相邻颜色级是淡黄染棉1级(13)和淡黄染棉3级(33)。正确的对照表见表2。
(作者单位:中国棉花协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