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正确理解棉花新标准中的“主体颜色级”

来源:中国纺织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4日

        颜色级是GB 1103.1—2012《棉花 第一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新增术语。颜色级是指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主体颜色级针对了我国棉花检验中“按批检验”的检验形式,也是标准中的新增术语。棉花是农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在同一批棉花中,包与包之间有差异,各包棉花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在当前我国棉花检验中,对成包皮棉的检验有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检验形式。标准规定对逐包检验的棉花要每一包都出具颜色级检验结果。

        而对按批检验的棉花,规定按批出具检验结果。按批检验是抽取棉包批量的10%进行检验,而一批棉花中会有不同颜色级的棉花存在,为了保证成批棉花颜色级的一致性,设定了主体颜色级的概念,从而确定一批棉花有无主体颜色级,以及确定哪一级才是主体颜色级的情况。

        对新标准中“主体颜色级”定义的正确解读

        在标准中主体颜色级的定义是:按批检验时,占有80%及以上的颜色级,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

        本次标准修订的重大改革就是锯齿加工细绒棉采用颜色级检验体系,品级检验及其品级概念从此成为棉花检验的历史。颜色级及其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是新生事物,对从事棉花行业工作的人们来说接受这个新生事物尚需一个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颜色级”这个定义解释容易给人两个歧义:一是“……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这句容易被解读为“其余颜色级的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从而被误解为一批棉花中可以有3个类型的颜色级(主体颜色级和其余的2个颜色级)。正确理解应该是“有主体颜色级的一批棉花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且包括主体颜色级在内”。

 

       
   
 

        二是“……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这句出现在主体颜色级的定义解释中,容易被解读为修饰的对象是“主体颜色级”,从而误解为一批棉花中主体颜色级可以包括2个类型。在GB 1103.1—2012标准宣贯教材第二章《条文解释》第七条中的“按批检验组批规则”(书中第47页)出现了这样的句子“……而且主体颜色级可以包括2个棉花类型,因此取消了按相同类型组批的规定”,误导了读者。应该表述为“……有主体颜色级的一批棉花,包含主体颜色级在内可以有2个类型,因此取消了按相同类型组批的规定”。

 
 

        标准给出的主体颜色级的定义信息量很大,必须加上必要的解释,才能正确理解这个定义。这个定义实际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1)针对按批检验的棉花;(2)一批棉花中主体颜色级的棉花要占80%及以上;(3)其余的颜色级要与主体颜色级相邻;(4)一批棉花中,包括主体颜色级在内,颜色级不能超过3个、类型不能超过2个。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