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牵伸上罗拉是纺纱牵伸系统中极重要的部件。上罗拉和罗拉(又称下罗拉)共同作用实现了对纱条的握持。就常规纺纱而言,包括并条机、精梳机、粗纱机及细纱机都有牵伸上罗拉部件(俗称皮辊,以下简称皮辊)。这几种设备的皮辊都是由外层橡胶(俗称胶辊,以下简称胶辊)和内部铁芯(即皮辊轴承或芯轴)构成。严格来讲皮辊是一个组件,其内部的铁芯由机械厂制造,外部的胶辊由橡胶厂生产,最后由棉纺厂的皮辊房(或社会上的专业皮辊加工点)进行皮辊制作,皮辊制作包括:压套胶辊、磨削胶辊、胶辊上涂料(或紫外线光照)等。
皮辊跳动的理论检测方法
理论上,皮辊跳动的检测方法见图1、图2。测量粗、细纱皮辊的跳动量时,固定住轴承中间的握持档,手动旋转胶辊,用百分表检测胶辊表面的跳动量。测量并条、精梳皮辊的跳动量时,固定住两端的轴套,手动旋转胶辊,用百分表检测胶辊表面的跳动量。
实践证明,当皮辊的胶辊硬度大于80度时,用图1、图2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测出胶辊的跳动量;但当胶辊的硬度小于70度时,由于胶辊硬度低,百分表的表头会压陷胶辊,不能准确测量胶辊的跳动量,误差较大。
皮辊跳动检测的常见错误
大多数皮辊房都用V形铁检测皮辊的大小头。但不少棉纺厂的皮辊房师傅误以为用V形铁测量的皮辊两头大小头在0.03毫米以内,皮辊就合格了,不需要再检查其它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V形铁测量方法只能测量皮辊两头直径大小的一致性(俗称大小头),这只是胶辊磨削质量的指标之一,这样测量合格,只说明皮辊两头大小头合格。图3中的皮辊显然相对于铁芯偏心,由于大小头一致,V形铁测不出皮辊跳动。
皮辊活鉴定机也在一些棉纺厂得到应用。当胶辊的硬度较高(如大于80度)时,这种检测方法仅能测出胶辊的椭圆(偶数多边形),甚至连胶辊的棱圆(奇数多边形)也测不出。当胶辊硬度小于70度时,即使胶辊椭圆0.03~0.05毫米也测不出。这种检测方法也不能检测皮辊的跳动。
图4中的胶辊相对于铁芯明显有跳动,但由于图四所示的胶辊很圆,在“活鉴定机”检测中,百分表会反应胶辊很圆,但不能反映胶辊跳动(即胶辊外圆相对于铁芯的偏心)。
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可以用图五示意的方法来测量硬度在65度左右的软弹性胶辊的跳动量。在图5中,因胶辊与滚轴的接触长度为胶辊长度,且是双线接触,从而消除了胶辊软弹性的影响,并且百分表的测点在轴承上,使得百分表能测出跳动量。
测量时,两滚轴同相等速转动,上罗拉在两滚轴的带动下转动,测量时必须用手轻轻捏住芯轴,保持芯轴不旋转,用百分表测量皮辊轴承的芯轴的跳动量。此时百分表反应的是芯轴相对于胶辊的跳动量,反推即为皮辊胶辊表面对轴承芯轴的跳动量,由于这时芯轴不旋转,所以此跳动量反映的是胶辊对轴承旋转中心的跳动,简称为胶辊的跳动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