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企业转型升级对运转操作技术培训提出的新课题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1日

3.2加强对运转管理人员和操作工的“应知”培训

   对公司全体员工来说新型纺纱设备都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这些机器在出现操作故障、设备故障、质量异常时都会在显示屏上以符号、代号、语言显示报警,作为员工和运转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报警符号、代号的含义,并知道出现异常的原因,以便尽快地采取准确措施排除故障,缩短故障诊断的时间,减少无效劳动。要求各岗位操作工摒弃陈旧的传统观念,积极学习新设备的性能、结构、各种报警符号的含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等。提高员工对报警符号的警觉性和敏感性。比如自络筒b5、b6纱时要如何处理,并条机A值、CV值报警时,挡车工不能随便触摸显示屏解除报警故障等。目前要对运转管理人员和全体操作工进行一次操作”应知“培训,并要求牢记在心,熟练操作。    
   
3.3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增加知识型员工的比例

    现代纺纱设备大都具备人机对话、故障报警显示功能系统。而识别、处理这些报警故障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低很难看懂、识别机台的各种显示含义,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甚至会出现误操作,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引进世界先进纺纱设备的同时,提高员工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刻不容缓。

人是决定因素,员工的素养决定着企业发展。为了不断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养,除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外,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不断输入知识型员工,开展校企合作,让更多的大中专、职校学生充实生产第一线和各管理岗位,提高知识型员工比例,改变员工的层次结构,以适应公司的长期发展。

3.4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设备特点的操作方法,并落实执行

   为了充分发挥新设备的技术优势,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操作方法不完全适应新的纺纱设备了。在新型设备面前,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鼓励员工跳出传统操作方法的框框,尽快地总结出一套适应现代纺纱设备特点的,最具成效的操作规范和清洁工作要求。

   针对市场变化大,产品质量要求高,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而员工操作技术水平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员工技术培训的力度。2012年12月,举办了员工操作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对新型纺纱设备如何正确操作确定出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标准,同时公司组织编写员工操作“应知应会”读本供员工学习,帮助指导员工尽快掌握现代化纺纱设备的操作技术。

3.5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多岗位操作能力

   新型设备的投入虽然是企业的万锭用工大幅度降低,缓解了纺织行业用工难的问题,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万一员工有急事不能按时上班时,对产量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必须扩大工作定额或从富裕岗位安排顶岗。纺织多流程多工序的流水线生产特点决定了员工之间、各工序之间必须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消耗成本。因此,在现有的装备下,通过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多岗位操作能力来发挥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