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菌株的培养特征
该菌株可在Stoke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扁平、中央较厚无光泽、边缘粗糙的粗糙型菌落(见图1).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菌落边缘有丝状体伸出,呈毛发状,由菌落中心向四周扩散生长.而在CGY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边缘整齐的光滑型菌落(见图2).
2.1.3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明胶有微弱的液化能力.它对于过氧化氢酶和硝酸盐还原反应及柠檬酸盐利用呈阳性反应且反应很强.其它测定项目均属阴性.
根据以上各项鉴定结果,按《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把分离到的菌株初步鉴定为第14群鞘细菌类(sheathed bacteria)球衣菌属(Sphaerotilus)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
2.2 球衣菌对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染料的耐受性研究
将在CGY培养基活化后的球衣菌用无菌水制备成菌悬液涂布于各种耐受性实验培养基固体平板上,于28℃下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在各种染料及其相应各种浓度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见表3.
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直接耐晒黑、酸性黑ATT等偶氮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碱性橙、碱性棕染料耐受性一般,而对孔雀石绿和碱性品蓝等染料的耐受性较差.该菌对碱性品蓝的最大耐受极限为0.02 g/L,对碱性橙的最大耐受极限为0.2 g/L,对碱性棕的最大耐受极限为0.3 g/L,对直接耐晒黑的最大耐受极限是1.8 g/L,对酸性黑ATT的最大耐受极限为1.9 g/L.综合考虑耐受性及脱色效果,选择酸性黑ATT染料作为下一步脱色实验的染料.
2.3 球衣菌对酸性黑ATT染料脱色的工艺条件初步研究
2.3.1 pH值对菌株脱色的影响
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接入pH值为5.5,6.0,6.5,7.0,7.5,8.0,8.5的脱色实验培养基中,在28℃,接种量为4%, 150 r/min振荡培养3d,测脱色率.结果如图3.图3表明,该菌对酸性黑ATT脱色的适宜pH范围为6.5~7.5,最佳脱色pH值是7.0,此时最高脱色率可达81.4%.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脱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