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CMC粘度法检测纤维素酶活力技术探讨

来源:中国印染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空白试验数据显示,在酸性条件下室温存放,酶工作液的稳定性较好,7.5小时,活力衰减不过10%以上。在55℃条件下,工作液的稳定性较差,一小时衰减25%左右,90分钟衰减35%以上。在中性55℃条件下,酸性酶的水溶液稳定性特别不好。

2.2.4.2 织物酶处理过程,工作液中酶的衰减百分率检测

① 55℃工作液中酶的衰减百分率(%)

在浴比为1∶5温度为55℃的条件下,织物处理与空白试验中酶的衰减百分率,大致上增加50%,这是酶对纤维素纤维有明显吸附作用的缘故。

② 14℃织物处理工作液中酶的衰减百分率

室温空白试验15℃/7.5小时工作液中酶的作用力衰减10%左右,与同条件下,浸有织物的工作液衰减百分率相比,大致也增加50%左右,这个百分数可以设定;在浴比1∶5条件下,它接近酶对纤维素纤维的吸附平衡值。

2.3酶处理实验中织物的失重与柔软度

试验用布:大麻/棉55/4516s×16s60×60

试验工艺:见第4-2-1

这里SBDI-A处理液的pH是45,Cellusoft L处理液的PH是4.5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后者,工作液中酶的衰减速度小于前者,另外二个处理液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但是从最终的处理效果来看(柔软剂处理后的织物)SBDI-A的120分钟与Cellusoft

L的30分钟大致相当。

如果把酶的作用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即:

酶处理液的作用能=酶的活力×(1-衰减率/2×浓度(g/L)/1×时间(分)/10

式中“衰减率”是指与时间相对应的实际测定值(参照空白试验,式中衰减率在小于90分钟时,比较准确),还可以包括增效或抑止剂的实际影响。

用上述经验公式,粗略计算SBDI-A120分钟与Cellusoft L 30分钟,

在相应条件下的作用能: SBDI-A;
164×(1-91.4%/2)×3×12=3025

CellusoftL

630×(162.5%/2)×2×3=2598

两者粗略近似。

3.结论

1.CMC粘度法重视性好,可以定量测定纤维素酶的活力,也适用于检测化学药品对纤维素酶(促进或降低)活力的影响,也适用于工艺监测。

2.进行活力测定,有利于鉴别商品质量,合理工艺配方。

3.从织物处理液取样测定中发现:

①织物处理过程,工作液中酶的作用力不断减弱,直至衰竭。

②织物处理;活力高的酶可以少用,活力低的酶需要多用。

③酶的活力,加上时间,浓度,衰减率(工作液稳定性)等因素可以估算酶的水解(生物催化)作用能。它对制订工艺配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