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生态纺织品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探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3·生态纺织品问题处理

我们的初衷是想生产出完全环保的生态产品,但是无论从原材料本身还是制造、加工、染色环节,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原材料酸碱值的过酸、过碱或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化学物都可导致皮肤过敏或是一定程度的损害布料。有些天然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使用杀虫剂,加工后纺织品中也会残留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后有可能致癌,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皮革制品和纺织品防缩防皱防水整理剂,鞋材黏合胶及印花浆等可刺激皮肤和呼吸道,还可能致癌。还有一些用于染色和印花的染料能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对人体皮肤和呼吸有致敏作用。一些染色加工助剂会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并危害到呼吸、肝脏及肾脏系统,还会致癌及引起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有些衣物附件如标签、热转印图案,钮扣散发的毒性重则致癌、引起贫血、聚积于肝、肾、脾和骨骼中,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轻则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炎。由此看来,生态纺织品在原材料的生产和后期的加工过程中都容易积累下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的有害物质,不同程度上有悖于生态环保本身的意义,也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我们从事生态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士也积极地在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例如按产品分类,婴、幼儿类产品各方面指标把关要非常严格;把产品分成可直接接触皮肤或是非直接接触皮肤及装饰材料类等;对产品适当增加水洗次数,对酸、碱超标的产品可用弱碱和弱酸进行中和;尽量使用不含甲醛或低含量甲醛的助剂;因甲醛的水溶性,可适当增加衣物水洗的次数和强度;又因甲醛的可挥发性,可适当调高水洗时所用水的温度,洗后将其置于通风处挂置;可适当使用甲醛捕捉剂;对于有涂层的纺织品,可以同时测量,以更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对于不同种类的纺织产品,严格选择相关测试标准进行监测。

“绿色生态消费”冲击着市场,生态纺织品的认证也已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打造生态品牌,需经过官方认证方可有效,认证机构要对产品就芳香胺、甲醛残留物、可溶性重金属残留物、色牢度、五氯苯酚、气味和PH值等方面进行检测,有些国外的认证机构还可能要求对有机氯载体和杀虫剂残留量进行测定。这些方法和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态纺织品的质量,实现了生态环保的目的,同时也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张世源.生态纺织工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02-126.

[2]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王晓明.活性染料染色和生物醇整理[J].北京纺织,2005,26(5):37-39.

[4]叶金兴.还原染料的电化学染色[J].现代纺织技术,2005,13(1):48-49.

[5]宋心远.纺织品生态染色和染色新技术[J].染料与染色,2003,40(2):80-82.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