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方法探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试验中对橡胶球的硬度、质量和数量都做了相应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放入回转箱内的橡胶球的数量为10个,回转箱转速为45士1 r/min,箱中的试样一直处在被击打的状态,由于封闭回转箱中空气的不足,已经使得试样蓬松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而10个橡胶球的击打数量可能导致处在被击打过程中的试样始终都无法恢复蓬松状态,而是处在干瘪的状态下被不断击打,没有蓬松状态下羽绒中存有的大量静止空气为条件,外界的作用力再多,羽绒的钻出都会很困难。因此,整个试验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新设想

通过对羽绒钻绒机理的研究,了解到羽绒内部存在的大量静态空气和外界的作用力对羽绒钻绒的影响同等重要,因此,在试验方法的研究上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充分保证试样的蓬松性

为使羽绒试样的试验过程尽量每次都能处于蓬松状态下进行,首先要保证外界空气的流动性,因此,整个试验过程处在标准的大气中比处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要合理。

其次,由于羽绒试样受力后的回弹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时间的长短与所充羽绒的含绒量高低、蓬松度高低、面料的透气性好坏等因素有关,而回弹时间的间隔仍会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即每次都要等试样基本恢复原样后再进行第二次击打。为有效提高试验效率,可以设想一种人为蓬松法,即通过在试样一角留一微孔进行充气,节省试样自然蓬起所需的时间,而达到同样蓬松的效果。同时考虑到试样一角预留的微孔会导致试验时羽绒大量钻漏现象,应在预留的微孔前端设计一种活动夹将微孔封闭,当每次充气后用活动夹将微孔封闭,再进行受力、击打试验。(见图2)

4.2外力的施加

在GB/T 12705-91中关于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中,外界作用力的施加是通过选择10个符合要求的橡胶球在回转箱内自由滚动来完成对试样的击打过程,橡胶球的选用保证在作用外力的过程当中,包裹羽绒的面料不会被损坏,同时橡胶球与试样点状的接触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羽绒钻出的阻碍,而其他形状如正方体、多面体由于其棱角原因可能会对试样造成损伤,并且若接触面积过大,则有效的钻绒面积将减少,从而降低试验效率。

在新方法的研究中,应设想一种直接作用外力的方法,首先作用力的载体仍然选择橡胶球,但应对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假设采用一个或者较少数量的橡胶球对试样施加作用力,那么很可能在完全受力后试样内仍存有大量的空气,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

为提高每次击打的效率,现设想一种新的外力施加方法:试样的制备选用GB/T 12705-91中描述的方法,保证试样成品规格为40cm×40cm,完成的试样置于光滑的黑色台面上(可与白色羽绒形成鲜明对比有利观察、统计),等待作用力的施加。现设计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方式(见图2)。

橡胶球数量的初步设想为16个,其直径为30cm÷4=7.5cm,排列方式为16个橡胶球处于同一平面,并固定在便于提携的平板上面,施加外力时球所在平面与试样平面保持平行且以按压的方式进行。

4.3试验结果统计

试验结果的统计效率与试验进行的效率是互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根据GB/T 12705-91中介绍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只需在每次试验结束后打开回转箱进行统计。在新方法的设想中,由于试验在开放的空气中进行,给统计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统计的间隔次数不能太大,否则钻出的羽绒会飘向空气中,造成统计的误差。为解决这一矛盾,设想每间隔10次作用力进行一次统计,每组试验进行500次,试验进行三组,最终试验结果取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回转箱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研究的新思路,即将实验条件从回转箱内变成在开放的大气中进行,为试样的钻绒提供充足的空气保证;同时将外力施加的条件由在箱内自由击打变为有规律的平行击打,提高外力作用效率;在实验结果的统计上,从原来的开箱统计变为每十次作用力后统计钻绒数量,不足之处在于统计过程耗时长但优点在于实验精度提高。本文只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对实验仪器的机械化设计并没有深入,今后将从机械化的实验设备设计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