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采用WRC871型软弹性胶辊(表面经粉末涂料处理)纺纯棉纱,成纱条干水平可与美国ME-666型胶辊媲美,从而成功地替代了ME-666型胶辊。1998年下半年,纺织二厂全部改棉色纺纱,原WRC871型胶辊吸收性强,纺棉色纺纱时染色剂浸入较深,到回磨周期经磨砺后,被染色剂浸污的表面已不再吸收粉末涂料,处理效果不好,表面发涩,绕花严重。如采用双组分化学涂料处理,配比浓,表面硬度增加,易出“硬头”;配比淡,涂层薄,易磨损,使用周期短,所以WRC871型胶辊不适应于色纺纱生产。通过调研,采用WRC965型胶圈在一台车上试纺色纺纱,取得了良好效果。连续运转6个月后回磨,表面有较浅污染色,重新上车抗绕性仍保持良好状态,成纱质量稳定,因此,我公司在一万锭色纺细纱机上全面推广应用WRC965型胶辊。今年纺织一厂又在1291改造型细纱机及A512型细纱机上应用WRC965型胶辊,纺制纯棉出口布自用纱以及高档抗菌纤维腈棉混纺纱,同样取得良好的纺纱效果。
1 棉色纺纱胶辊的选型依据
1.1 色纺纱特性
纯棉色纺纱是先将棉纤维进行特定染色处理后,按纺纱工艺加工而成。棉纤维染色前,必须进行纤维改性,去除棉蜡等天然疏水性物质,增强纤维亲水性,在表面活性剂及染色助剂的作用下,有利于染料的参透、着色,同时使用固色剂,提高染色附着效果。由于色纱染色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纺纱工艺的特殊性,棉蜡的去除,使纤维失去润滑和丰满性,降低可纺性;纤维中含有的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染色化学助剂,对纺纱器材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作用,加大了纺纱生产难度。
1.2 棉色纺纱胶辊的关键技术要求
根据棉色纺纱特性分析,可知其要求纺纱胶辊除应具备常规纺纱胶辊的性能外,还必须拥有以下相应特殊技术关键:
(1)胶辊表面必须耐受染色剂的腐蚀、破坏,防止发生溶胀,引起凹凸现象。
(2)能阻止染色剂对胶辊内部组织的渗透,免遭分子结构破坏及降低弹性等物理性能,防止成纱质量下降。
(3)胶辊表面具有抗色纺纱中化学介质的浸入,防止表面污染、增粘、发涩而缠绕纤维。
(4)纺纱动态运转中,胶辊表面受染色剂浸蚀,不发生龟裂夹带纤维,防止纱疵发生。
2 WRC965型胶辊的性能
WRC965型胶辊为抗绕表面不处理胶辊,该胶辊经精磨后无需任何化学物质进行表面处理,就可直接上车纺纱,不但保持了胶辊表面原有的橡胶特性,大幅度提高成纱质量,同时减少了胶辊的制作工序,避免有毒物质对操作工人身体及环境的侵害。WRC965型胶辊适纺纯棉纱,回磨周期可达6个月以上,外观色泽呈暗红色,硬度为邵尔A65度土3度,属软弹性表面不处理胶辊。
2.1 WRC965型胶辊的抗绕机理
(1)胶辊的材料组分与纤维在牵伸摩擦过程中不易产生静电,且导电性能良好,可加快静电的散逸,达到抑制静电产生和防止静电积聚的功效,可有效防止静电引起的缠绕纤维现象(抗静电性)。
(2)胶辊表面磨砺后光洁、细腻,具备良好的磨砺工艺制作性能,可防止机械力引起的缠绕纤维现象(清爽性)。
(3)胶辊主体材料含有特种极性基团改性材料,提高了胶辊表面的极性,可防止非极性类油脂(棉脂)由化学键亲合力引起的粘附缠绕纤维(脱脂性)。
(4)胶辊表面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及良好的抗水溶性。吸湿性可减少静电产生,有利于电荷散逸;抗水溶性可防止遇水发生增粘作用缠绕纤维(涩性)。
2.2 WRC965型胶辊的抗化学介质性能
WRC965型胶辊选用改性特种丁腈橡胶后,引进了极性基团,增强了主体材料的极性,对非极性类化学介质抗耐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高联剂和极性基团在硫化作用下,硫化胶三维交联密度增加,胶辊组织结构化学性能稳定,抗耐活性剂一类化学品能力增强,有效防止其渗透扩散而引起组织结构破坏。WRC965型胶辊抗化学介质能力的提高,总体显示了胶辊的抗压能力、耐磨性、耐老化性、弹性回复综合性能较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