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棕彩棉与远红外丙纶混纺纱的研制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表1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在尽量减少纤维损伤的基础上,有效分梳纤维,提高单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平行度,减少棉结杂质,从而降低成纱的条干CV值、棉结和细纱的断头,丙纶采用低速弱分梳,棕彩棉采用低速强分梳。梳棉工序的难点,在于丙纶生产时,绕锡林严重,棉网向道夫转移困难,采取了以下措施:降低道夫速度;提高清花、梳棉的相对湿度为62%;配置大工作角度的针布(针布规格型号见表2)。

刺辊工作角加大,齿浅,这样使纤维能顺利地转移到锡林工作区,在刺辊分梳后不产生绕花和返花现象,防止产生丝束纤维。锡林针布工作角较大,齿密较小,使纤维不易沉入齿间,加强了纤维的转移和释放,与之对应的道夫针布工作角较小,齿密较大,使纤维有利于向道夫转移,提高道夫凝聚纤维的能力。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见表3。

表2  梳棉机针布参数


 
表3  梳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块及质量指标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