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对纱线性能损伤的探讨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所承受的磨损主要来自两方面:经纱张力和各种摩擦力。其中,摩擦力是造成经纱断头的直接原因,经纱张力又间接影响摩擦程度。
如果纱线综合可织水平为0.9,经摩擦磨损后,综合可织水平只有0.2,根本无法实现织造。实践证明:正常织造系数为综合可织水平0.9;通过上浆,综合可织水平1.2;经过摩擦,综合可织水平0.7。减少导致经纱可织性劣化的各种摩擦作用的根本方法,我们可以分别研究经纱与停经片、经纱与经纱间、经纱与综丝、经纱与钢筘间的摩擦作用。
我们用型号为JAT710的喷气织机做了不同品种的实验考察:
纱线品种分为:40S纯棉浆纱,40S纯棉无浆纱,80S/2纯棉上浆股线,80S/2纯棉无浆股线。磨损程度结果表明:打纬区>后梭口区>综框区>停经区。实验证明:打纬区摩擦最剧烈;后梭口区有效摩擦长度最长。停经区:3mm以上长毛羽增多;后梭口区:长毛羽和短毛羽均有所增加,摩擦持续时间长,次数多;综框区:短毛羽增加明显,摩擦作用较为剧烈;打纬区:长毛羽比原纱还少,摩擦最为剧烈,大部分成为落物。
织造各区段摩擦对40S无浆纱强伸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磨损程度显示:打纬区>综框区>后梭口区>停经区;打纬区:强力值锐减为不到原纱的48%,断裂功为原来的23%。无浆纱表面毛羽比同品种浆纱多一倍;无浆纱纱体内纤维之间抱合力弱;分别经停经片、综丝和经纱间摩擦后,长短毛羽均剧增;对于80S上浆股线和80S无浆股线:经各区段摩擦后,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功变化都不大,主要因为股线表面光洁,结构紧密,经合股加捻后线体内纤维之间作用力大。
80S上浆股线,停经区和综框区断裂伸长变化较小,停经片和综眼的摩擦主要表现为切割作用,股线上浆后形成相当稳定的整体结构,不易被切割破坏;后梭口区和打纬区的渐进破坏突破股线紧密的结构,80S上浆股线经各区段摩擦后表面毛羽增加不明显,打纬区长毛羽有减少趋势,80S无浆股线表面毛羽增加较多,增幅远小于40S无浆纱,停经区长毛羽增多,打纬区长毛羽明显减少。
通过实验比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纱身光洁、结构紧密的品种(浆纱、无浆股线、上浆股线),摩擦磨损程度:打纬区>后梭口区>综框区>停经区;无浆纱:打纬区>综框区>后梭口区>停经区(纱线综合性能锐减);停经片主要影响长毛羽的增加。
今后我们将把以下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改善钢筘和综丝的表面状况和作用方式;采用新工艺增大后梭口区经纱间距、减小开口时经纱的交叉长度;改善停经片的结构形式或者探索新的断经感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