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短纤维纱毛羽产生机理及织造对纱线性能损伤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2日

9月12日,在鲁泰集团举办的“中国绿色纺织”院士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蒋士成、孙晋良,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系主任陶肖明,江南大学副校长高卫东,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徐卫林分别对绿色纺织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趋势、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刊登各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我们在纺纱过程中会有毛羽产生,研究表明,毛羽对纱支、条干、纱疵等有重大影响,但是对纱线强力贡献很小,将其转入纱体则可改善纱线强力。

在纺纱过程中,几种纺纱方式如赛络纺、缆型纺和紧密纺等都是仅通过机械外力改变纤维须条成纱三角区几何形态,使得纤维更容易捻进纱体。大量研究表明,毛羽的产生与生产过程对纤维的控制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核心因素是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初始模量是决定纤维产生纱线毛羽多少的关键因素。所以,如果能够在线改善纤维的力学性能,无疑可以改善纺纱的成纱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柔洁纺纱可有效解决毛羽问题

我们对纺纱三角区纱条进行柔化处理,降低纤维模量,改善纤维“柔软易抚顺”性能,提高可加工性,同时加强机械握持和协同自控能力,实现各纺织纤维“光洁成纱”。

柔洁纺纱几何模型分析:在普通环锭纺纱三角区施加一个纤维柔顺处理面,在柔化成纱三角区纱条的同时,形成很多纤维握持点,握持外露纤维头端,并与加捻转动力、须条牵引力协同作用,将外露纤维有效地转移进入到纱线体内,改善毛羽,提高纱线光洁度。

实验表明,外露纤维头端越长、纤维直径越小、抗弯应力越小,越容易通过加捻、扭转而移入纱体。较粗纤维经柔顺处理后,抗弯应力σmax大幅下降,从而降低纱线毛羽。

实际单须条普通环锭纺纱过程,很难明显观察到纺纱三角区;但在纺纱段存在约20~50毫米的成纱段(包括不可见纺纱三角区),此段纱条未完全成纱,结构处于成形阶段。在此段施加柔洁纺纱装置柔化纱条纤维,降低纤维的初始模量,使外露纤维在加捻力、柔洁装置表面握持力的协同作用下,捻入纱条,大幅度降低纱线毛羽。

现在推广的柔洁纺装置主要由六组柔洁处理部件、主体支撑板、装置引线等部分组成。安装在前钳口前下方,有固定式、同步横动式两种安装形式。

咸宁精源麻业30公支纯苎麻纺实验表明,高刚度苎麻纤维纺纱3毫米毛羽降低71%;襄阳3542纺织企业80英支纯棉纺纱实验表明,柔洁纱线3mm毛羽改善61.89%;武汉江南集团60英支纯粘胶纺纱,柔洁纱线3mm毛羽改善93.17%;柔洁纺还适用于各种化纤短纤维纺纱以及针织纱生产,三峡如意纺织60英支纯棉针织纱实验表明,柔洁纱线3mm毛羽改善92.86%。为了进一步将该原理进行优化设计并发挥其作用,与细纱机整机达到一体化设计的功效,该原理技术已经转让给相关纺织机械公司,预计很快有成型的细纱机投向市场。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