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竹纤维与棉混纺纱及织物

来源:秦贞俊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从表3上可看到环锭纱及喷气纱的折痕复盖角一栏,一般喷气纱织物的折痕复盖角要比同等条件的环锭纱的织物的折痕复盖角大,可能是由于喷气纱芯里的纤维是平行的比环锭纱的纤维是沿着纱的轴线螺旋状更具有抗弯曲的能力。在喷气压力4,5在公斤/平方公分起增加时MJS喷气纱的折痕复盖角会相应增加。喷气压力进一步增加到5在公斤/平方公分时由于纱的刚性使喷气纱的折痕复盖角较低,这是由于纱线的线性密度对喷气纱的折痕复盖角有一定影响,细支纱的抗弯刚度低于粗支纱,因此细支纱的织物由于抗弯刚度低使折痕复盖角也低。但当竹棉混纺比在70:30及48:52时的折痕复盖角可获得较小的差异

4、织物抗起球(Pills/inch20)(表4)

表4 Pills/inch2是竹棉混纺织物每平方英寸里的棉球数。竹棉混纺的喷气纱织物与棉混纺的环锭纱的织物上的棉球数的区别是肯定存在的。在较多的情况下MJS喷气纱织物上的棉球数比同等条件的环锭纱织物上的棉球数少。主要是由于MJS喷气纱纺纱的高速度的牵伸及贯力的作用将纤维拉细而不受其它相邻纤维的影响,使外部纤维紧紧的包缠在纱芯上因而产生很少毛羽的包缠纱。从表4 中可看出较低比例的竹纤维混纺喷气纱的织物因竹纤维混纺纱中竹纤维混比例减少棉球相应减少。喷气纱的棉球与喷气加拈压力及线性密度相关。当喷气加拈压力增加从每平方公分4公斤到4。5公斤之间时织物棉球呈减少趋势,但当喷气加拈压力达到每平方公分5公斤,织物棉球增加。喷气加拈压力达到每平方公分5公斤以上时,不论喷气加拈压力减少或增加织物的棉球呈增加趋势。两种混纺成份的纱中,14。7tex的织物与16。9tex的织物相比棉球数相差不多。

表5织物的物理变形特性(handle properties)

试样编号
压缩性能%
弯曲刚度
伸长率%
剪切刚度N/m
尺寸稳定性m
S1
64.4
4.02
7.6
34.1
0.47
S2
61.7
4.65
9.0
37.2
0.77
S3
63.0
4.22
7.9
36.1
0.56
S4
66.0
6.08
6.0
40.5
0.50
S5
67.8
6.45.
7.4
43.6
0.79
S6
69.0
6. 29
6.1
41.8
0.64
S7
61.1
3.12
8.3
23.6
0. 40
S8
59.0
3.79
10.9
38.9
0.57
50S9
60.3
3. 50
9.6
32.3
0.50
S10
64.4
3.50
7.3
32.4
0..42
S11
60.1
4.17
8.9
35.9
0.63
S12
61.3
3.63
7.9
33.8
0.54
S13
62.0.
2.03.
6.2
21.2
0.34
S14
60.0
3.64
5.1
22.7
0.47
S15
59.1
2.10
6.5
23.6
0.47
S16
57.2
3.44
5.8.
25.1
0.58

五、织物的物理变形特性(handle properties)

1、织物的压缩特性(compressbility)是将织物在2gf/平方公分及100 gf/平方公分的压力下织物厚度改变的百分比。(表5),是用来评估织物受压后的厚度变形情况。喷气纱的织物比同等规格的环锭纱织物压缩特性明显高,明显的原因是由于由织物的一系列工艺特性决定的。高压缩MJS纱所织的布由于在喷气纱的结构中纤维间的连接减少,从而导致纱的内部松散及表面压缩现像。环锭纱与喷气纱的织物,因混纺纱中棉纤维的含量从30%增加到52%时,增加。在喷气加拈压力增加时织物的压缩性先减少后增加,当每公分包缠数显著减少到每平方分5公斤喷气加拈压力时,14。7tex纱的织物的压缩性少低于19。6 tex纱的织物。

2、弯曲刚度:织物的弯曲刚度与纺纱方式十分相关,如表5所示在同等条件下喷气纺织物比环锭纱的织物具有较高的弯曲刚度,织物的弯曲刚度主要取决于纺纱形式。如表5所示喷气纱的织物比同等条件下的环锭纱织物的弯曲刚度高。此外,竹棉混纺比48:52的织物要比70:30的弯曲刚度明显高;弯曲刚度还因纺纱的线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织物的弯曲刚度与纤维的弯曲刚度相关。弯曲刚度低的纤维及纱的织物的手感柔软。加捻喷气压力从4到4.5公斤/平方厘米时,混纺的两种纤维的弯曲刚度刚度增加直至最后加捻喷气压力达到5公斤/平方厘米抗弯曲刚度下降。初始的抗弯刚度的增加可以预料到纱的抗弯刚度的增加。但在较高的加捻喷气压力下纱的包缠较少Warp/cm会使抗弯刚度减少从而使织物的弯曲刚度刚度较低

3、织物的伸长率:如表5所示竹棉混纺喷气纱的的织物的可延伸性比同等条件下环锭纱的织物的织物的伸长率高。喷气纱的纱芯的分布明显的影响了织物的织物的伸长率较高;不同的混纺比例的织物的织物的伸长率也不同,竹棉混纺比在70:30的织物伸长率要比48:52混纺比的织物的伸长率高;竹纤维素的伸率较高,因此提高了单纱的断裂伸长,相继也提高了织物的断裂伸长率。织物的伸长率的检测与织造用纱的线性密度十分相关。而且喷气纱的喷气压力显著影响织物的伸长率,当喷气压力在4-4.5公斤/平方厘米之间改进时,织物的伸长率相应得到改进,但喷气压力达到5公斤/平方厘米时,织物的伸长率相应减少。初始时织物的伸长率在加捻喷气压力的增加下,包缠数(warp/公分)的增加会使纤维间的凝聚增加。从而限制了纤维滑向纱芯,增加了纱及织物的伸长率。然而当加拈喷气压力增加到5公斤/平方厘米时,会减少纱及织物的伸长率。

4、剪切刚度:见表5 喷气纱及织物的剪切刚度比环锭纱及织物剪切刚度明显的高。主要因为喷气纱的表面磨檫系数大,限制了在交织点的纱的移动。对于纱的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纱的结构对织物的剪切刚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混纺纱中棉纤维混纺比例高的纱要比竹纤维在混纺纱中占的比例高的纱的剪切刚度高。棉纤维的经纬纱在织物中移动的阻力较大并因此阻止经纬纱的移动,因此降低了纱在织物结构中的相对移动。此外不同喷气加拈压力的喷气纱所织成的布的剪切刚度十分接近。在许多情况下用19。6 tex喷气纱织成的布的剪切刚度要比14.7tex喷气纱织成的布的剪切刚度高。

5、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从表5可看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喷气纱织成的布的尺寸稳定性比环锭纱织物的较高。与此同时喷气纱织成的布做袖口及衣领时的强力较高。高混纺比例的棉纤维纱由于棉纤维的抗弯刚度高,因此棉纤维含量高的的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好。

喷气纱的的线性密度及加拈喷气压力对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与织物的抗弯刚度影响相近似。对于棉纤维混纺比例高的喷气纱加拈喷气压力对织物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很小。

结束语

1、纤维的刚性、纱支及纺纱方法等是影响与控制竹棉混纺纱及织物的机械性质及其它物理变形性质主要因素。 总的说,喷气纱及织物与环锭纱及织物相比较,喷气纱及织物裂强度较低、毛羽较少、较大的折痕复盖角。当在混纺比例中竹纤维增加时其中的任何一个特性都会相应的增加或改变。虽然在混纺比中纱的线性密度的增加都会改进喷气纱及环锭纱织物的撕裂强度及折痕复盖角,但纱布的毛羽也会增加。当加拈喷气压力增加时,这些特征在初始会相应增加直至压力再增加这些特征会减低。

2、喷气纱织物的抗磨檫性比环锭纱织物好,假如增加竹纤维在混纺比的含量、纱的线性密度及加拈喷气压力,喷气纱织物的抗磨檫性能会达到极限。

3、竹纤维素纤维对喷气纱织物的物理变形特性并不会有特别的影响。在混纺纱中竹纤维如占的比例比混纺纱中棉纤维占的比例高的纱的机织物的压缩性差、刚性低及撕裂强度较低,稳定性也较差。在所有变形问题中加拈喷气压力在4.-4.5公斤/平方公分范围内剪切刚度初始是增加的,但当加拈喷气压力达到或超过5公斤/平方公分 后,剪切刚度下降。纱的线性密度增加使纱及织物的表面压缩性、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及尺寸稳定性也相应增加。喷气纱及织物的上述性质要比环锭纱机织物更明显的高,比环锭纱及织物增大了尺寸的稳定性。

4、竹纤维素纤维在喷气纺上与棉纤维生产混纺纱是现代的新产品,代表了纺织新产品的发展方向。竹纤维素纤维是当代的纯绿色纤维,不仅资源丰富,竹纤维的竹材生长期很短,每天能长1米高,有的成材高达30米,每两到三年即可砍伐,砍伐后仍可继续生长。而且具有许多天然的抑菌抑制微生物和抗紫外线的等性能,竹材纤维素纤维的织物有比普通粘胶纤维有更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染色性及悬垂性,因此竹材纤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喷气纺纱是包缠纺系列的新型纺纱技术,具有车速高、纺纱质量好、毛羽少、纱疵少,条干好、及纺纱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尽管对原料的适应性比环锭纺差,只能加工长绒棉及生产等长工业纤维纱,但像竹纤维素纤维在喷气纺上与棉纤维生产混纺纱可弥补了喷气纺纱技术的不足,而且目前喷气纺纱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与提高,工业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差别化合成纤维的发展并逐步在人们的生活中补充与逐步取代日益紧张的天然纤维的新的格局下,喷气纺纱技术将会展现出很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成
1、秦贞俊主编著“现代棉纺纺纱新技术”  (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7      P266-349
2、秦贞俊主编著 现代棉纺织工程产品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1.6
3、秦贞俊主编著 现代气织机及应用   (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4、 秦贞俊:“世界棉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       (J)  第二届中国国际棉纺织大会  2001.8 P20-28
5、秦贞俊.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 J).  纺织导报.                      1995。(10 ):    P21—24
6、秦贞俊 加快竹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开发(  J  )     2008全国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P84-88
7、GK TYOGI  Fabrics made of cottoon blended with bamboo bast fibre (J)
TEXTILE ASIA  2010.3 P30-33
8.c.prakash:“bamboofiberandtheirapplicationin in textiule” 
Indeantextilejoural                               2007.4p33-36
9、Jurg Rupp:“the man-made fibe decade(?)”  (  J  )          text  Bulletin 2002.1 P6-9
10、Prof Dr.lng Antun Schenek “natural fibrs-proction and importnce” text Bulletin 2002.2 P8-10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