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略谈国产纺织器材专件的现状及发展特点

来源:白雪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1.2.3.1  自动络筒机槽筒

差距较大的国产器材专件“首推”自动络筒机槽筒,国产自动络筒机出厂无一不配进口槽筒,差距之大可见不一般。究其原因,原材料恐不是主要问题,纱条通道机加工和表面处理质量不过关可能是主因,需国内相关企业下大力气攻关,因为其直接影响筒纱毛羽水平,而且影响很大。成纱毛羽产生于细纱,但在络筒工序会大量增加,这对织造等后续工序很不利,因此,控制络筒工序筒纱毛羽增加量,就成了提高成纱品质的关键。除在主机上采取措施(如日本村田No.21C型自动络筒机加装减少毛羽的喷嘴)外,只能靠提高槽筒和纱路上其他器材专件的表面质量来达到。

1.2.3.2  针织用针

针织用针无疑是差距较大的国产器材之一,尤其是高档密路大圆机针。近些年每年引进的高档大圆机数量相当可观,其高档织针每年进口量也不小。虽然国内制针企业仿制能力很强,只要客户拿来国外样品,就能依样划葫芦,但其质量与德国格罗兹公司产品不可同日而语。自20世纪80年代起,协会没少下力气,先后引进了日本、加拿大的制针设备,瑞士的淬火网带炉和回火井式炉等,国内也进行了仿制开发,但一则是日本和加拿大制针技术原本就是世界二流技术(格罗兹公司的一流技术我们不是不引进,而是引而不来);二则是仿制技术设备不到位,制针机械应是精密机械,要求精度很高,其仿制开发不是小型制针企业承受得了的,还需要协会协调其他行业的力量共同开发。

2  我国器材专件的发展特点

2.1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速度加快

目前,只要不是难度非常大的器材专件,一般在当届纺机展上外商首推的新产品,在下届展会上国内企业就会展出仿制品,如气加压摇架、板簧加压摇架、平底锭子、紧密纺组合件、网格圈等。不像以前仿制低硬度高弹性不处理胶辊、剑杆头、剑杆带等器材时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连开发尼龙增强弹性塑料上销,前后也用了7、8年时间。这说明国内企业仿制国外新品的速度明显加快。

2.2  仿制品质量差距明显缩小

目前在消化吸收引进器材专件的基础上开发的产品,与国外名牌产品差距不是很悬殊,如板簧摇架,虽然国产板簧件还不如绪森公司板簧件那样稳定,但差距并不很大,而且在性价比上有优势。再如铝套管平底锭子、紧密纺组合件等差距也都不是很大,不像20世纪80年代引进瑞士格拉夫公司针布设备和后来引进钢片综设备后开发的产品还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缩小差距之战。这都说明国内纺机器材专件企业加工制造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2.3  自主创新能力加强

近几年国内纺织器材专件的新品开发,自主创新的产品不少,有的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创新,如变密度网格圈、压力棒上销和直板塑料上销等,有些是全新的自主创新,如压力棒隔距块、梳针和齿片组合整体锡林等,说明我们纺织器材专件企业已进入仿制和创新并举的阶段,这一段路可能很长,因为我们还处于初期阶段,但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越来越多,直到步入以自主开发为主的高级阶段,为过渡到纺织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几代纺器人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3  结语

我国纺织器材专件行业目前已进入消化吸收、仿制先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纵观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知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这里倾注了几代器材人的心血。虽然现阶段我国纺织器材专件行业厂家很多,大部分规模不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但客观地说,这也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纺机市场巨大,另一方面也要靠行业协会引导和约束及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才能促进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一个几家大型企业和若干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企业相辅相成的纺织器材专件行业格局,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俊英.胶辊硬度对不同纤维品种、特数纱质量的影响[J].纺织器材,2010,37(5):44-46.
[2] 王婵娟.“广大”细纱牵伸摇架的特点与应用[J].纺织器材,2010,37(6):42-44.
[3] 赵博.双压力棒上销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分析[J].纺织器材,2009,36(6):35-36.
[4] 乐峰.1218A型下销的应用效果[J].纺织器材,2011,38(2):46-49.
[5] 冯清国,任家智,焦国颜,等.细纱机INA-V型牵伸前区附加异形曲面压力棒的工艺优化[J].纺织器材,2010,37(2):22-26.
[6] 刘万宏.新型锭子对节能降耗增效的影响[J].纺织器材,2010,37(2):40-42.
[7] 戴步忠.精梳机梳针锯齿锡林的研发[C]//经纬股份杯“2012”“强专件、促设备、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经验研讨会论文集.咸阳: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2012.
[8] 唐萍,张志斌.NWQ系列新型结构网格圈的使用体会[C]//经纬股份杯“2012”“强专件、促设备、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经验研讨会论文集.咸阳: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2012.
[9] 唐萍,张艳杰,乐峰.针布配置对梳理质量影响的探讨[J].纺织器材,2012,39(3):29-32.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