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法测定的结果,对某一个具体染料而言,是一个近似值,测定操作比较繁琐。
经实践,也可以采用常规染色法,来求得染料相对近似的吸色曲线和固色曲线,方法便捷,容易控制,直观性强。
具体方法:
实验处方:
活性染料 1.5%o.m.f
螯合剂 1.5g/L
食盐 40g/L
实验条件:
浴比 1:30
温度 65℃
时间 吸色40min 固色40min
实验操作:
(1)按以上处方配置10只完全相同的染液于染杯中(编号1-15),置于同一个染机内,各投入相同的待染物,于65℃处先中性吸色5min、10min、20min、30min、40min(编号1-5)达到规定吸色时间,便逐一取出试样,不经水洗,甩干后,拉平,轻轻浸入固色浴中,(固色剂10g/L、醋酸1mL)室温×5min(防染料脱落),而后以冷水轻轻过净,晒干。(为不同吸色时段一次吸色量的待测物)。
(2)吸色40min后,(6-10号染杯),加入纯碱,保温60℃分别固色5min、10min、20min、30min、40min。达到规定固色时间,便逐取出样布、不经水洗、作固色处理(方法同上),晾干(为不同固色时段二次吸色量的待测物)。
(3)吸色40min后(10-15号染杯),加入纯碱,保温60℃分别固色5min、10min、20min、30min、40min。达到规定固色时间,便逐一取出样布、水洗、皂洗(皂洗剂5g/L、螯合分散剂1.5g/L、平平加0.3g/L,95℃以上皂洗5min×2次、水洗、烘干)。(为不同固色时间段固色量的待测物)。
(4)以Datacolor SF600x测色仪,检测待测物的色力度(表现深度),并以此画出相对近似的吸色曲线和固色曲线。
实践表明,该法测出的吸色曲线和固色曲线,虽说是个相对近似值,但从中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出。
(1)染料在中性盐浴吸色阶段,吸色速率的快慢与吸色量的高低,即直接性的大小。
(2)拼色时,各染料组分,一次吸色速度和吸色量同步性的好坏。
(3)染料在加碱固色阶段,二次吸色速率的快慢,有无“骤染”现象。
(4)在碱固色尤其是固色前10min内,染料固色速率的快慢(反应性的高低),以及同步性的好坏。
(5)染料净洗性的难易,匀染性的优劣等,也可以从中看出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