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浅论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之晕轮现象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文/许龚彦

摘要:本文针对纺织品经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后,棉布沾色所产生的晕轮现象,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对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耐摩擦;晕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extiles after rubbing fastness tests, and cotton staining produced by the halo phenomenon, analyze it’s causes, and suggest for GB/T 3920-200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standard.

Keywords:Textiles;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halo

耐摩擦色牢度是考核染料对机械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原理是将纺织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方法是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摩擦试验仪平台,摩擦头由一个圆柱体构成,在一定的压力下做往复运动。织物的摩擦色牢度取决于浮色的多少、染料分子量的大小、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染料渗透的均匀度、及染料在织物表面的粒子因素等。

所谓晕轮:是指一种颜色对另一种通常构成背景的颜色的渗透、重叠、沾染,使之呈现斑纹或某种奇特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绒类织物试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在评级过程中,由于晕轮边缘沾色较重,会对评级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在国标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试验。其中,摩擦头压力和使用弧形耐摩擦试验机的改变是为了验证下文使用日标摩擦试验机和国标摩擦试验机在某些情况下测试结果等效,探讨其对绒类织物干摩擦色牢度试验结果影响。

1试验原料

本文选取了五种不同的绒类织物,试样规格参数如表1。

表1 试样规格参数

2  试验

2.1 改变摩擦压力

本试验通过在国标摩擦试验机摩擦头金属块上加重物(砝码),增加摩擦压力使其分别为9 N,12 N和14 N,对5块不同绒类织物进行干摩擦测试,测试得到三组数据。

2.2  使用弧形耐摩擦试验机(改变摩擦布和测试织物的接触角)

参照GB/T 3920-2008标准,在弧形耐摩擦试验机台面铺上一层标准细砂纸,压力为9.8 N,对5块不同绒类织物进行干摩擦测试,得到一组测试数据。

3 试验结果及讨论

通过改变摩擦压力,得到三组摩擦色牢度数据如表2所示,这三组试验后摩擦布都产生了晕轮现象。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