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1日

索,直径更粗的称为缆。

 

二、纱线加工的进展

 

    纱加工技术的发展

(1)自由端纺纱

自由端纺纱是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

纱。典型代表纱有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和摩擦(纺)纱。

 

(2)自捻纱

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靠须条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

个双股的稳定结构的纱,称自捻纱(ST)。

(3)包芯纱

以长丝为芯,短纤维为皮的包缠结构的纱,称为包芯纱,属复合纱。

 

(4)喷气纱

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由纤维包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称喷气纺纱。

 

(5)无捻纱和粘合纱

利用粘合剂使须条抱合成纱,称粘合纺纱。短纤维的粘合纱为无捻纱。

 

(6)新型复合结构纱

这类纱线主要是指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短/ 短、短/ 长纤维加捻而成的复合纱和通过单须条分束或

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结构纱,并被认为可以进行单纱织造的纱。

典型技术有:赛络纺(Sirospun )、

短/ 长复合纺(如Sirofil )、

分束纺(Solospun )、

集聚纺纱(Compact yarn)。

 

2. 丝加工的发展

(1)变形加工

变形加工是对伸直状态的化纤长丝束进行卷曲、螺旋、或环圈等形态的加工。有热(机械)变形法、空气变形法和组合纱变形法。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