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生态纺织品检测的新技术 快速溶剂萃取仪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6日

1生态纺织品检测要求

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加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和生产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生态纺织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追捧。生态纺织品不仅要求纺织品本身无毒无害,与人体接触无刺激,同时要求其生产加工工艺如印染、整理等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染料及印染助剂应具有安全性和好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国际上对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目前,生态纺织品标准及国内标准等主要包括甲醛、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可萃取重金属(锑、砷、铅、镉、铬、钴、铜、镍、汞)、含氯苯酚(四氯苯酚、五氯苯酚)、有机氯载体、pH值等检测项目。其中尤属致癌染料、致敏染料、杀虫剂等受人们所关注。

目前,对于纺织品的检测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如纺织品中致癌染料、致敏染料、杀虫剂的检测技术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即待检物质包裹及深埋在纤维及面料中。对于这些待测物质的提取前处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需要特种的萃取手段!同时,随着纺织品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已经不再是一两种简单的棉、麻或者涤纶等成分了,越来越多的混纺、交织纺织品进入市场并成为主导,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纺织品检测的前处理的难度。

l)禁用偶氮染料和过敏染料

目前已知致癌染料有多种属偶氮染料。严禁使用。偶氮染料能引起人体视觉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过敏。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过敏染料被生态纺织品标准列入禁用范围,致敏性分散染料是指会对人体或动物体的皮肤和呼吸器官等引起过敏作用的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等的染色和印花工艺。

(2)杀虫剂

棉、麻等天然纤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用农药灭虫和除草等,因此会有部分农药被农作物纤维吸收,并残留在植物和服装上,穿着时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危害。标准规定杀虫剂在织物服装上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ppm。其中婴幼儿服装上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5ppm。

2目前生态纺织品检测前处理手段及方法

(1)禁用偶氮染料、致敏染料的检测

目前我国采用的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标准为GB/T17592—2006《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其基本原理是对纺织样品作还原分解产生禁用芳香胺,经过提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量。根据标准规定,对于非涤纶试样,在反应器中经过1h的处理,再通过15min的萃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涤纶染色试样时,由于需要特殊的前处理,更比常规方法多用近1h。此外如果不知道样品的成分,在测试前需要对试样进行纤维成分定性分析。其检测程序复杂、实验时间长、效率低。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