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操作步骤
每个测试包内用7 片玻璃片夹住6 片试纸,5 块试样和1块控制样(如图1).并用不含BHT 的聚乙烯薄膜把玻璃片和测试样密封.
将试纸对折,把每个样品单独放在试纸中间,然后用玻璃片夹住.如试样少于5 块仍要用7 片玻璃片;把测试包放在耐汗渍色牢度仪(每个耐汗渍色牢度仪上最多可放3 个测试包)上,施加(5±0.1) kg 的压力,放在(50±3) ℃的烘箱中保温16 h±15 min.取出测试包冷却.
1.3评级
在打开测试包后30 min 内评级,否则样品暴露于空气中可能会褪色;检查控制布变黄至少达到3 级,如果没达到3 级需重新测试;将试验后试样和原试样比较,用ISO 105 A03 沾色灰卡评价试样的酚黄变色牢度等级,也可采用ISO 105 A04 方法进行仪器评级.
1.4 报告
报告应包括标准号、环境条件和酚黄变色牢度等级及其他必要信息.
2测试方法研究
对该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测试时间、温度、压力等.为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密度,未采用沾色灰卡评级,而是采用仪器测试黄变程度,结果以测试样与原样间的CIELAB 色差表示.试验采用了James H. Heal测试标物、SDL Atlas 耐汗渍色牢度仪、X-Rite 528/LP型分光密度计D65光源、上海跃进隔水恒温培养箱,并以James H. Heal 控制布为测试样.
2.1 黄变反应过程研究
由图2 可以看出,60 ℃保温8 h 与50 ℃保温16h 的黄变程度接近,50 ℃保温6 h 与40 ℃保温16 h的黄变程度接近.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温度每升高10 K,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 倍.可见,酚黄变过程符合一般化学反应的时温关系,酚黄变过程的实质是酚类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酚黄变试验可通过升高温度来缩短时间,达到快速测试的目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