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粉/(g/L) 40
无水碳酸钠/(g/L) 12
浴比10∶1
固色温度/℃ 60
改变工艺条件,然后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工艺结进行比较。电解质用量、碱用量、固色温度、固色时间以及浴比的变化对染色的影响见图4和图5。
由图4染品的色光离散性可以看出,以标准工艺染色织物的ΔC*和ΔH*为圆心,盐、碱、上染和固色时间、浴比及染色温度变化,对诺威克隆NC活性染料染色结果的影响并不大,其布样测得的ΔC*值和ΔH*值均落在(ΔC*±0.5)及(ΔH*±0.5)范围之内。
由图5染品的深度变化中可以看出,以标准工艺染色织物的ΔC*和ΔH*为基准线,其色深值也均在标
图4 工艺因素的变化对色光的影响
A--20%盐,B-+20%盐,C--20%碱,D-+20%碱,E--15min上染时间,F-+15min上染时间,G--15min固色时间,H-+15min固色时间,I-浴比8∶1,J-浴比12∶1,K--5℃染色温度,L-+5℃染色温度
图5 工艺因素的变化对色深的影响
(图5的A~L含义与图4同)
准色深值的±10%之内。说明诺威克隆NC有很强的工艺适应性,可大大提高生产可靠性。
2.5 诺威克隆NC的染色重现性
比较诺威克隆NC与传统染料的重现性,结果见
图6。
图6 诺威克隆NC与传统染料的重现性比较
A--10%诺威克隆黄NC,B-+10%诺威克隆黄NC,C--10%诺威克隆棕NC,D-+10%诺威克隆棕NC,E--10%诺威克隆橄榄绿NC,F-+10%诺威克隆橄榄绿NC,G-+10%传统红,H-+10%传统黄,I--10%传统红,L-+10%传统蓝,J--10%传统黄,K--10%传统蓝
采用的传统染料为C.I.黄176、C.I.红239和C.I.蓝。
由图6可以看出,染料配方发生变化时,诺威克隆
NC染料染色布样的Δa*值和Δb*值均落在(Δa*±0.5)及(Δb*±0.5)范围内,而传统染料的离散性却很大,大多在(Δa*±1)及(Δb*±1)之外。这说明诺威克隆NC的色光稳定性好。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