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多年内,移植用生物纺织品在组织工程这个新兴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在外科手术中,活体移植器官严重缺乏、价格昂贵,而且存在强烈的异体排斥作用,即排异。 在过去的 5 年内,有 10 000 多需要各种组织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中死亡 [1] 。因此, 移植用纺织品在医疗领域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譬如,在 腹外 疝的修补手术中, 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修补疝已成为国际上腹外疝修补的主要术式。
腹外疝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腹外疝修补术经历了有张力修补、低张力修补及现代的无张力修补 [2] 。传统的腹外疝修补术都是有张力修补,即将组织与组织缝合在一起。 因为这些组织通常不在相同的位置,因此 组织与组织的 缝合会在组织中产生张力 ,且不符合解剖生理,故导致手术后 5 年复发率高达 10% ~ 15% 。而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修补疝的无张力修补术真正解决了张力问题,现已成为国际上腹外疝修补的主要术式。据报道,采用该术式术后复发率原发性疝为 0.1% ,复发性疝为 2% [2] 。
在疝修补手术以及其它腹壁缺损的修补手术中,聚丙烯单丝网是目前首选的修补材料 [2 , 3] 。另外有报道说, 聚丙烯单丝网在肾固定术 [4] 和纠正轻、中度乳房下垂的手术 [5] 中也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聚丙烯单丝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卷边 [6 , 7] 、热收缩 [8] 、手感太硬等缺点。因此,我们 试织了经编聚丙烯单丝网,对试织的经编聚丙烯单丝 网进行了热 定形整理,并对其物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 疝修补网的性能要求
移植用纺织品必须满足特定的生物学性能和医疗功能性。生物学性能包括无毒性、可消毒性、血液相容性、生物学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或不可吸收性等。作为移植用修补材料,疝修补网的医疗功能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抵抗机械应力,在健康组织没有完全形成之前要能够承受腹腔内的压强;
( 2 )具有合适的孔隙大小、合理的孔隙分布以及较大的孔隙率,便于组织黏附、爬行和生长;
( 3 )纤维之间微小空间的任何一维的尺寸要在 10 μ m 以上,防止细菌躲藏滋生,避免因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而引起的感染;
( 4 )植入人体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即不能发生收缩和变形;
( 5 )结构稳定,便于裁剪成需要的形状而不脱散,便于与组织缝合;
( 6 )手感柔软,便于成型、增加手术的可操作性、降低病人的不适感、提高手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