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配料的准确性
标样使用的染化料的批号、力分、厂家、名称与放样是否一致,以及操作工称量的准确性是影响符样率的又一重要因素。同一颜色批量生产时,不同班次开料用水量的不同,对前后色差影响也较大。染料浓度不同,搅拌过程中其扩散速率和溶解度也不同,从而导致上染率也有一定差异。
2.4 轧余率
化验室小样轧车与大车轧车轧余率的相符性,亦是影响符样率的关键因素。如果两者轧余率相差较大,会导致染料上染率不同。化验室小轧车由于车速慢,轧辊线速度低于大车,轧辊对布的作用时间长,相同轧余率下带液量少,因此小样的轧余率需提高5% ~10%。根据320宽幅家纺轧染生产线的生产情况,摸索出化验室小样与大车相对应的压力,具体工艺参数见表1。
2.5 活性染料追加率
活性染料染色时,造成染料追加率不同的因素有:长车连续轧染所用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和反应性,染料浓度及碱剂用量,以及轧槽染液交换速度。体积小的轧槽,染液的交换速度快,追加率应调小;反之,轧槽体积大,染液更新速度慢,追加率应相应调大。另外,织物带液量亦会影响追加率。在设定轧余率下,粗厚织物带液量高,轧槽内染液更新速度快,追加率应调小;反之,稀薄织物带液量少,轧槽内染液更新速度慢,追加率相应调大。同时,车速快,则轧槽内染液更新速度快,追加率就应调小;反之,则相应调大。在染色初期,拼色染料中的各染料由于直接性不同,导致其上染率也不同,小样与大车下机差距较大,这是320轧染产品不符样的主要原因。又由于320打底机轧槽体积是180打底机的1. 5~2倍,因此,活性染料的追加率是分析研究符样率的重点。T/C产品采用分散/活性染色工艺时,若试样符样率在4级以上,定此工艺为分散/活性的轧槽用料工艺;然后,根据计算出的轧余率,调整高位槽开车工艺。开车的工艺即是追加率的制定,一般可根据渗圈来确定染料的追加率。例如活性红、黄、蓝三原色拼色时,将小样处方染液滴在中速滤纸上,比较渗圈扩散的大小,计算出每只染料在此类处方中的理论追加率。这里选择比移值为0. 75~0. 8的红色染料作为基准,以计算理论追加率:
若计算结果为负数,则为负追加,即冲淡。
2.6 固色液、还原液对符样率的影响[1,2]
2. 6. 1 活性染料固色液对符样率的影响
在活性染料染色中,固色液会影响颜色深浅及色光的变化。食盐是活性染料的促染剂,碱剂是活性染料的固色剂。增加食盐用量,可以明显提高织物颜色深度;碱剂用量则会影响活性染料的水解和上染率,如其过量或不足均会使颜色变浅。表2总结了不同染液浓度的固色碱剂用量。
2. 6. 2 还原染料还原液对符样率的影响
在还原染料染色过程中,色淀以及还原液的浓度是影响符样率的关键因素。某些特殊染料,如漂蓝BC拼色时,需在还原液中加入防过还原剂亚硝酸钠,用量为0. 2~0. 5 g/L。否则,漂蓝容易过度还原,加上大车的汽蒸还原条件较好,会导致色浅和色泽萎暗。带有还原橄榄T拼色的颜色,半还原时间较长,易还原不充分,使布面发花。因此,需根据还原橄榄T用量,适当调整还原液用量,确保橄榄T正常发色。橄榄T还原液具体处方见表3。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