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了各种经编绒类织物的特点,提出了判断经编拉绒织物的鉴定方法,介绍了拉绒类经编织物的编织工艺和原料的确定方法。针对工艺分析中组织结构和原料品种规格分析较难的情况,对拉绒类产品工艺特征进行了总结,其中重点提出了拉绒织物绒梳组织的分析方法以及用于推算绒梳组织的计算公式。
经编拉绒织物是目前国内经编绒类面料市场上的一种主打面料。与其他绒类产品相比,它具有绒面细腻、柔软、不脱毛,织物结构紧密、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外衣、毛毯、毛绒玩具等方面使用比较广泛。
由于绒类产品表面覆盖有较长的绒毛,地组织不太容易看到,而且绒纱经拉绒后也较难判断其原料和垫纱情况,因此分析这类织物的工艺比较困难。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编拉绒类产品的分析方法,现介绍如下。
1 经编拉绒产品的判断
1.1 经编绒类织物种类及生产方法
经编绒类产品有多种形成方式,它们在组织结构及外观上极为相似,正确判断是否为拉绒产品对于选择生产机型来说很重要。因此,对经编各种绒类产品的特点及形成方法作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判断产品的种类。
1.1.1 拉绒织物
这类织物是特里科经编机的主打产品之一,多在机号为E28、E32的特里科经编机上生产.一般采用2~4把梳栉编织。通常绒纱安排在前梳上,做较长的针背横移。在后整理中,通过拉毛机针布把处于织物工艺反面表面的绒纱浮线拉起成圈或拉断形成绒面效应由于起绒时织物的纵向受到强拉伸,织物的横向缩率较大。常见的品种有圈绒、条绒、麂皮绒、金光绒等。
1.1.2 剪绒织物
剪绒织物是一种通过剪绒机对经编毛圈织物进行剪绒而获得断纱绒面效应的绒面织物。
进行剪绒的经编毛圈织物一般在机号为E24、E28的装有毛圈沉降片的特里科机器上生产,织物地组织通常由一把后梳形成,它与毛圈沉降片床做同方向、同针距的针背横移,绒纱梳栉的针背横移距离或横移方向与毛圈沉降片不同,因此绒纱会横跨在毛圈沉降片上,在沉降片的边缘上形成毛圈。这类剪绒织物中.绒纱主要为编链组织.地纱为两针经平或三针经缎组织.毛圈沉降片做一个针距的横移。
也可对在经编毛巾机上或是一个针床使用片针的双针床毛圈经编机上编织的毛圈织物进行剪绒。另外,还可以利用弹性丝的收缩.使织物工艺反面具有较长延展线的绒纱起圈,然后剪绒,如弹力丝绒。
与其他经编绒类织物相比,剪绒织物由于要剪除圈头,具有绒纱损耗较大的缺点.因此目前使用较少。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