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梳栉横移机构是一个电子机械系统,它借助滑动组件来控制花梳,通过电磁元件来控制滑动组件,从而可按照确定的路径来形成横移距离。它由一组偏心和滑块组成,滑块斜面按简谐运动曲线设计,这样可使转子运动平稳可靠。它通常有 6 ~ 7 个偏心,一般只要配置六个偏心,而对于有压纱装置的花边机,由于压纱梳需要针前垫纱,因此需要多配置一个偏心。上面的六个偏心负责花梳栉的针背横移运动,第七个辅助偏心使所控制的花梳 针前 产生一个针 距横移。机器编织一横列,该偏心轮转半转,这样各横列的针前垫纱为一次向左,一次向右交替进行 ,对于有 6 个偏心的横移机构,有 7 段斜面滑块,每段滑块斜面形成宽窄不等两种厚度,两滑块之间由偏心套的头端转子隔开。偏心和滚子向后时,滚子作用于窄的一端,滑块组收缩,当偏心向前时,滚子移到宽的部段,使滑块组伸张。滑块组上方有一水平杆,通过垂直杆作用于梳栉。滑块组伸张使梳栉向后移动,反之,回复弹簧使它向左并使滑块合拢。在每个滚子处滑块两端间隙厚度之差值不等,为针距的整数倍。将偏心按一定组合向左运动,各滑块造成的导纱梳横移动程叠加,可获得各种针距数的动程。
SU 梳栉横移机构有如下特点:
(1 ) 变换花型迅速,停台时间少,机器效率高;免除链块加工、装配、拆卸以及拣选、清洁等工作;
(2) 可节约链块费用、存贮、降低固定资本费用;
(3) 能生产较经济的小批量多品种;
(4) 能与花纹准备系统接口,有利于高效 率、准确的花型设计工作。
随着多梳经编机的改进和提高,宽花边产品的开发, SU 横移机构由于采用了磁铁-机械转换装置实现其主要功能,有适应机速不高( 最大转速只能达到 450rpm ) ,横移距离不够的缺点;另外,其传动机构上比较复杂,运行噪音也比较大。
3.2 高速机电子横移装置
高速经编机的梳栉构造、梳栉数及机速方面都同多梳经编机有着很大的不同。用于高速经编机的电子梳栉横移机构主要有 Karl Mayer 公司开发的 EL 型电子梳栉横移机构和 LIBA 公司开发的 ELS 型电子梳栉横移机构。
3.2.1 EL 型电子梳栉横移机构
EL 型电子梳栉横移机构( electronic guide bar control system )是 Karl Mayer 公司于 1990 年开发。它不是通过主轴传动运行,而是应用了新型的伺服电机驱动,并由计算机实现控制。
最初, EL 型横移机构应用的是旋转伺服电机+滚珠螺旋传动机构,通过滚珠螺旋传动机构,把旋转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梳栉的横移。由于需要传动机构将伺服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梳栉的横向移动,因此适应机速不高,最高机速为 900 ~ 950 转 / 分钟。目前,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 EL 被用于多梳经编机的地梳和贾卡梳的驱动。例如在 2003 年第十四届国际纺机展中, Karl Mayer 公司新推出的花边机 TL66/1/36 和 FL20/16 中地梳和贾卡梳就是采用该驱动装置。
在前者“诞生”一年半之后,改为由新型的直线伺服电机驱动。直线电机可以直接得到直线运动,实现了“零传动”,可以直接驱动梳栉。
用线性电机控制,尤其适用于连续的、快速的花型变换。 EL 梳栉横移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主轴,其内部为铁质内核,外面环绕线圈。在通电流时,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使铁质内核产生线性运动,从而把横移运动直接传输到导纱梳。 横移运动是以梳栉的运动曲线为基础的,由计算机计算出横移距离,指令直线电机横移。在经编机主轴上有一个接近开关,可看作一主轴角度编码器,采集主轴现在所处的角度位置,传给主控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此信息确定横移的时间,实现了横移机构与经编机主轴的同步,主轴、成 圈机件和横移机构始终协调工作。
由于电气原因,机器速度受限, EL 型梳栉横移机构适应机速最高为 1500rpm ,还不能完全代替花盘凸轮梳栉横移机构。但相比传统方式性能提高了 30 %,有更大的横移针距。以 E28 的机器为例,针背横移可达 12 针,最大累计横移距离可达 50mm ,而且运行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