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染整生产中疑难问题解答(11)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5日

同样,在棉布前处理工艺中,如需要采用酸退浆或酸、碱退浆以及煮练后酸洗或漂白后吃酸等,都要控制酸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温度,防止产生水解纤维素而使纤维强力下降。在所有酸类中,无机酸对棉纤维的损伤要大于有机酸。除酸类外,一些酸性盐类如硫酸铝水溶液,也能使纤维损伤,应予重视。

上面谈到的潜在损伤,这种损伤有时还能反映到其它工艺中。例如棉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在加碱固色时,若在60℃碱液中停留时间过长,则发现纤维素有降强现象。另外,在筒子纱染色时。

若采用漂底纱染色,而漂白纱已发生酸性氧化纤维素,也就是已产生潜在损伤,此时筒子纱将出现内、外层色差。防止产生氧化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的唯一方法与双氧水浓度、漂白时温度等因素有关。在双氧水漂白时,在烧碱浓度过高或催化剂铜,铁离子存在下,双氧水能进一步分解而产生—OOH和O2等物质。

O2的产生不仅使双氧水失去漂白作用、增加H2O2的消耗,而且在高温氧化下,将使纤维素产生还原氧化纤维素和酸性氧化纤维素。所以,各种漂白剂在实施漂白工艺时,都要合理、严格制订工艺条件及工艺要求,使既能达到满意的白度和去杂效果,又能防止产生氧化纤维素,使纤维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同样,在棉布前处理工艺中,如需要采用酸退浆或酸、碱退浆以及煮练后酸洗或漂白后吃酸等,都要控制酸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温度,防止产生水解纤维素而使纤维强力下降。在所有酸类中,无机酸对棉纤维的损伤要大于有机酸。除酸类外,一些酸性盐类如硫酸铝水溶液,也能使纤维损伤,应予重视。

上面谈到的潜在损伤,这种损伤有时还能反映到其它工艺中。例如棉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在加碱固色时,若在60℃碱液中停留时间过长,则发现纤维素有降强现象。另外,在筒子纱染色时。

若采用漂底纱染色,而漂白纱已发生酸性氧化纤维素,也就是已产生潜在损伤,此时筒子纱将出现内、外层色差。

防止产生氧化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的唯一方法以下为宜。漂液浓度可根据织物含杂情况和白度要求,结合漂白方法而不同,如轧漂可采用1~3g/L,时间30min(轧堆)。一般讲,漂白时间短,达不到白度要求,时间过长,易使纤维聚合度下降。

在双氧水漂白工艺中,同样控制好漂液pH、浓度、时间、温度等工艺条件。常规双氧水漂白时一般控制浓度2~6g/L(以100%计)、pH 10~11、温度90~100℃、时间60mim。但要根据不同工艺决定,如冷堆漂白时,双氧水浓度可提高8~10g/L以上,温度30~40℃、时间24h。近年来双氧水漂白有用高温高压汽蒸法,温度为130~140℃、汽蒸时间1~2min即可。

总之,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中为防止产生氧化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一定要严格按工艺条件、遵守操作规程。建立科学合理体制,对前处理各工序的半制品要加强内在质量的检查、白度的检测、纤维强力的变化、工作液浓度的测定、溶液中pH测定。退浆、煮练、漂白前后的聚合度变化等。

问二:腈纶纤维染色时,用氯化稀土作预处理后,是否还要加1227匀染剂?为什么?

答:腈纶纤维染色时,由于腈纶纤维在玻璃化温度(湿态75~85℃)以上时,染料能迅速上染纤维。

为了防止因上染速率过快而产生染色不匀。因此,除严格控制升温外,还应加入缓染剂。常用的缓染剂有阳离子型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它能和阳离子染料在腈纶纤维上争夺染座,从而减慢了阳离子染料的上染速率而达到匀染。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最终阳离子染料全部上染纤维。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