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浅谈GB/T 7573-2009《纺织品 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此外,新标准中规定,在pH极校正后,先放入水或氯化钾溶液中数次,直到示值稳定后方可开始测试样品,这样可以使电极得到充分的活化,以保证后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作者认为该操作有些不妥,应该改为连续搅拌直至示值稳定。因为每次从水中取出后再重新放入不利于电极与溶液充分接触而达到响应平衡。

8)新标准取消了差异指数一章

由于一般有机物的酸碱度都接近中性,因此当测得的萃取液pH值小于3或大于9时,可能是由于样品受到强酸或强碱污染造成的,故须将被测溶液稀释10倍后再次测定其pH值,所得数据与原萃取液的pH值之间的差值被定义为差异指数。按规定,差异指数不得大于1;若差异指数较高,表明样品含有强酸或强碱且又未经弱酸或弱碱中和。作者曾经对差异指数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有些情况下差异指数会出现大于1的情况,按常理分析,这是不可能的。这可能与萃取液的复杂体系有关,作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稀释前测的pH值不是其真实的pH值。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变化主要源于经过染整等一系列前处理工艺后残余物质。对于仅有微量残留的不定量酸碱性物质和盐类的纺织品样品,由于其水萃取液中可导电的离子数较少,溶液电阻值较高,液接界电位不稳定导致pH值响应缓慢,示值漂移大。这也是造成目前实验室测试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稳定性差、准确性低、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pH计灵敏度不好,对于这种低离子强度体系的感应性较差,导致测量产生的误差。

③测量时间太长。造成萃取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使体系pH值降低,从而使该体系的差异指数出现大于1的情况。

总之,影响差异指数的因素很多,且很多情况下无法解释,此外,差异指数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取消也是合理的。

9)新标准增加了精密度

精密度是试验结果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加该项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标准注明,当某种样品使用水和氯化钾溶液的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推荐采用氯化钾溶液作为萃取介质的测定结果。

3 结论  

总之,新标准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总体来讲,新标准较之旧版具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同仁共同来不断完善,以使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尽快与国际接轨。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