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导致用棉量增加
在纺织厂的清花工序、梳棉工序中, 棉花中部分短绒会随同杂质一同落下。当短纤维含量高时,落棉量不断增加,因此, 短纤维含量高时, 在清花等各个环节中,增加用棉量, 导致成本增加。
2.2 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短纤维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是由于在纺纱过程中, 短纤维难以彻底清除和控制。虽然在清花、梳棉工序中,部分短纤维会随同杂质一起落下,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短纤维成为生条中的一部分, 在牵伸过程中, 不被罗拉所握持,呈游离纤维, 造成纱的粗节、细节, 以至纱条干不均, 造成纱线断头增加, 纱线强力下降, 单纱伸长率也随之下降, 织造过程中断头增加, 影响棉布的外观。
2.3其它不良影响
因为短纤维在整个纺纱牵伸过程中难以控制, 造成工艺过程也越来越难于控制。因此, 低短纤维含量不仅能提高原棉的长度、整齐度, 也可改进纤维在牵伸机和成纱机的牵伸区的控制性能。另外短纤维含量对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减少短纤维可减少因停车和皮棉而产生的并条疵点, 改进梳棉和牵伸的性能。而且低短纤维含量在工厂中使用可减少废绒沉降, 或清理次数, 也可减少滚动式吸杂机在环锭纺或气流纺中的运行。可见, 短纤维含量的高低对纺织后续工艺有着很大影响。
3 结语
从以上几个方面短纤维含量对后续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短纤维含量作为棉花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加工、贸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的重视,而我国现行细绒棉标准中并未对该指标明确其检验方法和最低标准值,这就让有些企业钻标准的空子,只顾眼前利益,采取不合理的剥取工艺多啃棉籽上的短绒,更有甚者往原棉中掺杂短绒,导致棉花短纤维含量提高,整体质量下降。笔者建议为了更有效的维护好用棉企业的利益,国家标准中应明确该指标的检验方法和最低标准值。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