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干茧的毛茧出丝率指标是目前蚕茧交易计价最重要的价格影响因素,是反映原料茧消耗的唯一指标,是桑蚕干茧质量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缫丝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台时产量和原料消耗。毛茧出丝率高,则原料茧的利用率高,原料茧的价值也高;毛茧出丝率低,则原料茧的利用率低,原料茧的消耗大,工本费用高,原料茧价值也随之将低。桑蚕干茧质量检验、缫丝生产工艺设计、桑蚕干茧交易和缫丝生产等环节对该项指标均极为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GB/T 9111—2006《桑蚕干茧试验方法》规定,毛茧出丝率指标是根据上车茧率与上车茧出丝率的积计算值取得,相关公式如下:
(1)
(2)
式中: 为上车茧出丝率、 为解舒丝公量、 为换算丝量、 为粒茧原量、 为供试茧粒数、 为毛茧出丝率、 为上车茧率。
由公式可知:解舒试验中,毛茧出丝率与解舒丝公量和换算丝量有关,在原料茧一定的情况下,解舒丝公量与丝胶溶失率(发生在煮茧和缫丝过程中)、绪丝率、蛹衣率和缫剩茧数量有关,换算丝量与缫剩茧类型和数量有关。解舒试验人员在进行缫丝操作时,影响毛茧出丝率指标的因素主要有绪丝率、蛹衣率、缫剩茧类型与数量。绪丝率、蛹衣率低、缫剩茧数量少,则毛茧出丝率高,反之则低。而上述因素均与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在解舒试验过程中,准确进行索理绪操作、正确判定落绪茧和蛹衬、适时结束试验与准确判定缫剩茧类型等技术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准确进行索理绪操作、正确判定落绪茧和蛹衬、适时结束试验与准确判定缫剩茧类型,对于提高毛茧出丝率指标检测的准确度,通过与国内相关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结合本实验室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