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B/T5713中规定,样品在空气中干燥时,一旦发现有风干的试样,必须弃去、重做。有此规定是因为发生风干现象的试样在干燥时,水分散失过快,上面的染料会因泳移而造成分布不匀,使最终结果不能准确评判。而在自行洗涤晾干时并不回避风干,
3)此样品洗后晾干出现印痕,最主要的原因是此印花为白地印花,一点点沾色便十分明显。但试验中没有发现贴衬的棉布沾色,是因为采用的标准GB/T5713试验面料较小,尺寸仅仅为4cm×10cm,泳移堆积的染料浓度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印痕。实际上,从图1中可见,印痕也是在较大面积上才能发现一条而已。
4.建议
4.1标准方面
底色为浅色的印花或白地印花面料,甚至浅色的染色面料都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困惑,即经过标准测试耐水色牢度完全合格,但可能较大的样品浸水晾干时会因为染料泳移堆积出现印痕。现行的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标准除了GB/T5713以及等效的ISO105-E01:1994外,其它的同类标准主要有美国染色与化学家协会标准AATCC107和日本工业标准JISL0846。这些标准在恒温时间、贴衬织物选择和烘箱温度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有研究者通过大量样品试验对比发现不同的耐水色牢度标准对相同面料的检测结果中变色差异较小,沾色差异较大[1],但这些标准检测原理和流程基本一致,都无法反映此类特殊情况的实际使用性能。
此类情况属于自身深色部分沾染浅色部分,可以“自沾染”,但其色牢度又没有差到沾染贴衬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对这类产品建立独立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特别需要进行研究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样品尺寸大小的选取,因为此种情况的染料堆积的效果,样品需要足够的面积才会显现;二是评级方法的确立,因为变色不均匀是它的特点,需要较大面积的整体评价,这需要制定相应的样卡或描述性规定。
4.2生产方面
此样品水洗后发现明显的印痕,无疑是牢度有问题,但用现行的标准来检测却又合格。此种类型的面料,服装生产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一可能发生的现象,如果凭借合格的检测报告就投入服装生产,做成成品后才发现洗后出现印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因为此面料为白地印花,花色又是深色,差别明显,这就要求其色牢度的处理要比普通的印花严格得多。如果印花面料的花色和地色相近,用同样的工艺,即使出现“印痕”也可能由于地色的掩盖而看不出来。因此印染生产中,对于此类样品在印花、固色和洗涤各个工序都要严格要求,任何一道工序的疏漏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本次出现问题的样品,后来经过印染企业重新固色、皂煮和漂洗后没有再出现印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