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表1中可以看出,6种不同类织物中的粘胶和棉纤维的状态各不相同,导致粘胶的溶解时间和棉纤维在甲酸/氯化锌中所受的损伤也不相同,对应的棉纤维的修正系数也不同。所以,试验时一定要区别对待。
5 棉纤维修正系数的测定
将同形态的棉纤维分别称取10份,每份约1克,放入已预热好的100 mL甲酸/氯化锌溶液中,同时带入类似形态的粘胶一小缕,记录溶解时间(即带入的粘胶彻底溶解后)。将剩余物洗净、烘干、称重,按照公式 计算d值。其中,m0—预处理前棉纤维干重,g;m1—溶解后的棉纤维干重,g。
由于1#、2#粘胶都是散纤维状态,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速度特别快,15 min即全部溶解。棉纤维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不但没损伤,事实上有些膨胀,试验数据见表2。
表2 1#和2#试样棉纤维的d值
3#试样即毛巾类,因纱线较粗且捻度小,纤维较蓬松,粘胶20 min即全部溶解,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伤较小,甲酸/氯化锌对棉的修正系数与1#、2#类相同即d=0.981.测定数据见表3。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