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棉与纤维素纤维混合物含量测定中d值的确定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如粘胶、莱赛尔和莫代尔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更多的是与棉纤维混纺,这样既降低了经济成本,又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粘胶、莱赛尔和莫代尔与棉混纺的产品具有颜色鲜艳、色谱广阔、色牢度好的特点,而且都是很环保的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纺织材料。因而,准确分析棉与粘胶、莱赛尔,以及莫代尔混纺织物的含量非常必要。

实践表明,根据国标GB/T2910.6—2009《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中规定的甲酸/氯化锌方法,无法准确地检测所有棉与纤维素纤维混合物的含量,因为甲酸/氯化锌对棉的影响是根据棉纤维的状态不同而变化的,它对不同状态棉的修正系数不相同。另外,不同状态的纤维素纤维(以粘胶、莱赛尔莫代尔为例)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的溶解性能也不同, 所需要的溶解时间也不同。本文通过试验和经验对粘胶与棉混合物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如下试验方法以及各试验方法中棉纤维的修正系数d的值。

 

1试验原理

用甲酸∕氯化锌试剂把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莱赛尔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的干燥质量的百分比,由差值得出第二组分质量分数。

2试剂和仪器

2.1试剂

 所用全部试剂均为分析纯。石油醚馏程为40℃~60℃;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甲酸/氯化锌试剂:20 g无水氯化锌(质量分数>98%)和68 g无水甲酸加水至100 g制得(此试剂有害,使用时宜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稀氨水溶液:取20 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L。

2.2 仪器

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具玻璃塞;恒温水浴锅:保持三角烧瓶温度为(70±2)℃。

3取样和样品预处理

3.1取样

    按GB/T10629规定取实验室样品,每个试样至少1 g。样品若为散纤维就裁成约5 cm长的小段备用;若为织物,则取1 g左右的小方块,将其拆成纱线备用。

3.2预处理

将样品放在索氏萃取器内,用石油醚萃取1 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样品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样品浸入冷水中浸泡1 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 h.两种情况下浴比均为1:100,不时地搅拌溶液,挤干、抽滤或离心脱水,以除去样品中的多余水分,然后自然干燥样品。如果用石油醚和水不能萃取掉非纤维物质,则需用适当方法去除,而且要求纤维组分无实质性改变。

4试验步骤

以粘胶为例,将准备好的棉和粘胶混纺样品迅速放入盛有已预热至(70±2)℃的甲酸/氯化锌溶液的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100 mL甲酸/氯化锌溶液,盖紧瓶塞,每隔5 min摇动烧瓶一次,在(70±2)℃下保温。同时放入与织物所用纱线相似但颜色不同的纯粘胶纱线一小缕,开始计时。

仔细观察带入的纯粘胶的变化情况,直到看不见为止,此时粘胶已经溶解彻底。然后将剩余样品洗涤,再用稀氨水中和,烘干,称取剩余部分纤维的重量,并用显微镜观察粘胶是否溶净,若溶净了,就按GB/T2910.1规定的方法计算剩余物占全部的重量百分比。

  带入相似的粘胶样品是为了测定粘胶的溶解时间。经多次试验,只要带入的粘胶溶解彻底,试验样品的粘胶就溶解彻底了。因为不同的粘胶纤维在(70±2)℃的甲酸/氯化锌溶液中的溶解性能不同,表1列出了测得的不同形态粘胶和棉纤维的溶解时间和相应的棉的修正系数。

表1不同形态粘胶和棉的溶解时间和相应的棉纤维d值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