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双氧水用量对漂白的影响
煮练后对提取出的玉米棒包皮纤维进行氧漂,其它因素不改变,仅改变30%双氧水用量,失重率变化结果见图9。
由图9可知,当30%双氧水浓度为10g/L,氧漂稳定剂浓度为5g/L时,失重率为17.63%,可得到最佳的漂白效果,白度可达67%,而且玉米棒包皮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小。另外,棉纤维氧漂后白度可达80%以上。说明玉米棒包皮纤维的色素比棉纤维色素要多很多。
3.4.3除氧酶处理工艺
氧漂后的玉米棒表皮纤维,经除氧酶处理的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见表6。
实验结果可得出,经除氧酶处理后的玉米棒包皮纤维柔软和白度有所提高。
3.5 果胶酶处理工艺
除氧酶处理后的玉米棒包皮纤维,经果胶酶处理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见表7。
经过果胶酶处理过的玉米棒包皮纤维的失重率可达到73.23%,表明果胶酶能更有效地去除所提取的纤维所含的果胶杂质。
3.6 活性橙K-2GN吸色率的测定
测定得活性橙K-2GN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08纳米。活性橙K-2GN染玉米棒包皮纤维的吸色率为22.01%。而染漂白棉纤维吸色率为53.6%。
由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玉米棒包皮纤维上染性能不如棉纤维好,这是由于玉米棒包皮纤维所含的杂质(大约60%)比棉花纤维所含的杂质(大约10%)多得多。
3.7 提取玉米棒包皮纤维的最佳工艺
综合上所述,煮练的最佳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见表8。
由表8最佳工艺及条件,从玉米棒包皮中提取出了纤维,失重率为70.26%。
对所提取的玉米棒包皮纤维进行漂白的最佳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见表9。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