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编织机的成圈原理
编织机的成圈原理主要是由人力推动机头在针床上左右方向滑动,机头上的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槽中作前后运动,织针上的旧线圈在针杆上移动,而纱线在针杆移动下进人针钩,旧线圈迫使针舌关闭,最后套过新纱线形成新的线圈,这样周而复始地将线圈串联形成织物。
由于纬平针组织是单面组织,所以只需要在横机的单针床上进行编织,且所有织针全部参与编织。
3.3试样的条件平衡法处理
3.3.1实验设备
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
3.3.2测试方法
第一次条件平衡处理过程如下:(1)为了确保'坝0量尺寸的准确性,织物下机后需静置两天以达到平衡;(2)将试样制织成约30cm×30cm大小,在织物纵、横向各留出5cm左右做上标记,即保证实际测量尺寸为20cmx20cm;(3)放入全自动滚筒洗衣机中水洗,温度为30℃,时间为39rain(备注:试样只需经过洗涤,不脱干);(4)洗完后平放在自由状态下干燥,根据记号测出处理后的横向和纵向尺寸。
以此类推,第2、3、4、5次洗涤处理过程同于第1次。
3.3.3实验数据及分析
实验数据见表2。
3.3.4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原料的纬平针织物经条件平衡处理后的尺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形。羊毛的缩绒性致使羊毛的缩率明显高于棉,织物条件平衡处理次数对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两种材料经条件平衡处理后,在第1次的洗涤松弛中织物纵、横向尺寸变化最大,在随后第2次、第3次的条件平衡处理中织物的尺寸变化较小,到第4次、第5次的条件平衡处理中织物的尺寸逐步趋于稳定。
由于实验的洗涤过程是动态的,在外力作用下,针织物从不平衡状态过渡到平衡状态主要由两个内力完成:一个是线圈中弯曲纱线的弹性力,使纱线伸直的力,改变线圈的外形,使针织物达到平衡状态;另一个是纱线问的摩擦力,这个力阻止纱线在线圈中移动,并使针织物在新的不平衡状态下得到固定,直到完全松弛,才能使针织物达到条件平衡状态。
4总结
针织物尺寸稳定性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针织物在洗涤及穿着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形问题。本文选用两种纱线,在针织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并进行条件平衡法处理,通过测量处理前后织物的尺寸以检验其尺寸稳定性能。
针织生产中,结合不同材料条件平衡处理的缩率对针织服装的制作留有相应的放松量,或者在成衣制作之前对针织面料进行条件平衡处理使其尺寸达到平衡状态后再进行制作,对提高针织服装的品质,提升服装市场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