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绒量
1.1不同标准对含绒量的定义不同
1.1.1 行业标准FZ/T 81002、FZ/T 80001对于含绒量的定义
FZ/T 81002对含绒量的描述如下:“3.13 含绒量 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其相应的方法标准FZ/T80001明确了含绒量的计算公式:
含绒量(%)= ×100 (1)
式中:mz——绒子质量,g;ms—绒丝质量,g。
FZ/T 81002中对于绒子的定义为“3.3 绒子 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的总称。”,对绒丝的定义为“3.4 绒丝 从绒子和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1.1.2国家标准GB/T 17685、GB/T 10288对于含绒量的定义
GB/T17685经修订后,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本标准与GB/T17685-1999相比变化如下:—本标准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修订后的GB/T17685对于含绒相关的名词有绒子含量、绒子、绒丝等,相应的定义分别为“4.1 绒子含量 down content 羽绒羽毛中绒子的百分比。”、“4.2 绒子 down 包括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4.7 绒丝 down fiber 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与GB/T 17685相应的方法标准GB/T10288明确了绒子含量、绒丝含量等挑拣步骤和计算过程,
1.1.3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关于含绒量的区别
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对于绒子、绒丝的定义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行业标准中的含绒量是绒子和绒丝的总和,而国家标准中绒子含量就单指绒子所占的比重。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行业标准,对于国家标准使用较少。主要原因:一,企业习惯了使用行业标准,对于国家标准的了解和认识较少;二,目前较常用的羽绒服装标准GB/T 14272所引用的是FZ/T81002、FZ/T80001这两个标准;三,羽绒服装中的标识注明的是含绒量,而非绒子含量。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