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纱线直径是织物结构的主要参数之一,它影响着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手感、风格等。目前,对纱线直径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绞纱法、投影法、普通生物显微镜法和视频显微镜法,但当测量织物或织物小样中的纱线直径时,绞纱法显然不可取,其余三种方法也要将纱线从织物中拆出进行测量,这样无意间就会使纱线的一些隐性特征(如纱线捻度和毛羽等)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数据出现误差。
本文将织物切片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种能比较准确地测量织物中纱线直径的新方法,以期能用于织物中纱线直径的测量和形态研究。
1织物切片图的获取与处理
1.1织物切片图像的获取
制作织物切片时,首先要配置合适的包埋剂[1],同时还要控制好温度,并保证包埋剂能完全浸入织物。切织物时刀口应垂直下切,保证纱线不出现散脱或毛绒脱落等现象,使做出的织物切片粘度、柔性和硬度都符合要求,从而能够完好的保持织物中纱线原有的几何结构。
织物切片分经向切片和纬向切片。本试验中的织物小样采用的是纯棉平纹织物,规格为16×16 tex,取织物不同地方分别制作经向切片和纬向切片,在视频显微镜下,通过筛选获得理想的织物截面切片并拍下图像。
1.2切片图像处理
使用MATLAB2009图像处理工具箱[2]中的函数将切片图首先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按需要对图像进行适当的变换,如改变图像的对比度、去除噪声等处理以突出某些有用的信息,去除或削弱无用的信息,然后将有用的部分图像分割出来,借助特征测量,可以获得描述目标各个特征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用rgb2gray函数对图片进行灰度处理(见图2)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图像对比度扩展,特征更加明显; 图像处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得到清晰的纱线边界线,以便于直径的测量,其次在运用MATLAB进行处理时尽量使用最简单的语句来达到试验要求,以缩短试验时间。
2直径的测量
CU-2纤维细度仪是一套专门用于精确测量各类纤维、纱线细度的仪器。通过该仪器系统提供的图形测量工具直接在图片上测量出纱线的直径。
测量时首先要进行系统定标,然后调出专用的数据文件“直径转支数特数旦尼尔”测量直径。已知的纱线细度是在纱线未织入织物时的细度,而织物交织点处的纱线直径已经发生变化,所以本实验主要选择纱线条干[3]进行测量,避免测量织物交织点处的直径。对每张切片图测量时,纱线边缘明显凸起的应视作毛羽,不能算作纱线直径值。
3 结果讨论
(1)本次试验在样品不同地方制作经纬向切片,选择共计18张织物截面切片图,其中经向9张、纬向9张。由于各张切片图的差异性,故对每一张切片图进行纱条直径测量时,测量的次数不等。从测得的经纬向直径值中分别随机抽取20个直径值,利用SPSS17.0对经纬向直径分别进行单样本K-S检验,其零假设H0:样本所属总体的分布是正态分布。输出结果表明,其经向直径对应的渐进概率值为0.899,由于0.899>0.05,故接受H0,认为样本所属的总体是正态分布;纬向直径的渐进概率值为0.977>0.05,故接受H0,认为样本所属的总体是正态分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