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金属漂白活化剂对氨纶弹性织物白度影响及机理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采用Data Colour SF600-PLUS测色配色仪对织物白度进行测试。测试条件:D65光源10°视角,不包含紫外光。将织物对折3次,在织物不同部位测试5次,取平均值。测试值越大,表示白度越高;负值表示黄度,负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试样泛黄越严重。

1.2.3 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Spectrum One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用衰减全反射(ATR)法对氨纶表面进行测试。

1.2.4 扫描电镜分析

采用ULT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氨纶纤维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属漂白活化剂对织物白度影响

图1是在不同洗涤次数下,不同洗涤剂对棉/氨纶和莫代尔/氨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1 不同洗涤剂对织物白度影响

洗涤剂A中含有漂白剂成分,主要是过氧化物类氧化剂。这种氧化剂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可以缓慢释放出活性氧,起到氧化漂白作用。洗涤剂B是在洗涤剂A中加入了金属漂白活化剂。金属漂白活化剂在洗涤过程中能对漂白剂释放出的活性氧产生活化作用,从而可使漂白剂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漂白效果。

从图1(a)可以看出,棉/氨纶织物起始白度较低,仅为58.34,这是由于棉纤维经精练、漂白处理后仍有少量杂质残留。经洗涤剂A洗涤后织物白度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洗涤10次时达到最高,为72.3。这是由于该洗涤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漂白剂与纤维表面的污垢以及少量残留杂质发生作用的结果;继续洗涤,织物白度增加不明显。经洗涤剂B洗涤一次后,棉/氨纶织物白度达到66.56,比经洗涤剂A洗涤的白度高。这是由于金属型漂白活化剂的加入,提高了漂白剂中的活性氧反应活性,从而提高洗涤效果。洗涤5次后织物白度增加到68.08,继续洗涤织物白度反而降低,洗涤10次时为54.05,洗涤15次后降低到34.22。这可能是经多次循环洗涤后,较高活性的漂白剂反复与织物中的氨纶作用,导致氨纶泛黄,织物白度降低。经洗涤剂C洗涤后织物白度均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生物酶对织物表面杂质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加入金属漂白活化剂后织物白度略低于C。这可能是由于金属漂白活化剂仅能对漂白剂产生活化作用,对生物酶活性反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图1(b)可以看出,莫代尔/氨纶织物起始白度较高,有89.03,这是由于织物经过荧光增白且莫代尔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身白度较高。经洗涤剂A洗涤的织物白度随洗涤次数增加而略有下降。加入金属漂白活化剂后,随洗涤次数增加,织物白度急剧下降,洗涤15次后织物白度仅为35.91。这可能是经多次洗涤后,氨纶丝被金属漂白活化剂产生的高活性氧累积氧化作用,导致氨纶泛黄,织物白度降低。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