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纺织品中致癌染料含量检测方法改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3结果与讨论

3.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3.1.1提取溶剂的选择

(1)不同试剂提取效果比较

本文研究的9种染料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按其化学结构内的发色团可分为偶氮、三苯甲烷和蒽醌类染料;按染色应用可分为酸性、直接、碱性和分散等4大类染料,染色机理差别较大。其中酸性染料的磺酸基与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通过离子键结合;而直接染料虽含有磺酸基,但由于其分子链较长,与纤维素纤维的大分子长链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带阳离子的碱性染料与带阴离子的腈纶纤维通过离子键结合;分散染料极性较弱,一般在高温高压下染色,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等与化学纤维中的惰性高分子结合 。因此,要完全提取织物纤维中的染料,需建立多种萃取系统。

国内有研究表明,极性较强、能提供质子的吡啶水溶(吡啶/水, 4 /3, v/v)、 吡啶/甲酸/ 水(20 /5/75, v/v)和氯苯可分别完全剥离天然纤维上的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腈纶纤维上的碱性染料和涤纶纤维上的分散染料[5]。但这种方法需在样品处理之前鉴别样品的纤维种类,根据其使用的染料类型选取不同的萃取方法,因而大大降低检测效率。而且,吡啶、氯苯的毒性都很大,考虑到环保因素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实验人员健康的影响,也不适合在实践广泛应用。

酸性、直接和碱性染料都带有极性基团,易溶于水,不宜用乙酸乙酯、丙酮和正己烷等中等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溶剂提取;分散染料极性较弱,不宜用水溶液提取。而作为极性有机溶剂的甲醇对这4类染料都有较好的溶解能力,且比乙腈对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和涤纶、腈纶、锦纶等化学纤维具有较好的溶胀作用。在国外研究中,酸性甲醇试剂(盐酸/甲醇/ 水 2 /1 /1, v/v)常用来提取天然纤维中的天然染料[6]。但对本文研究的合成染料,酸性甲醇溶液与直接红 28、碱性紫14和分散黄3都发生了变色反应。

本文选用甲醇(Methanol)、二甲基甲酰胺(DMAC)、二甲苯(Xylene)分别对9种染料进行提取,如图1所示。红线为DMAC提取效果,黑线为Methanol提取效果,绿线为Xylene提取效果。

   图1 甲醇(Methanol)、二甲基甲酰胺(DMAC)、二甲苯(Xylene)的提取效果

图1中可以看出,二甲基甲酰胺(DMAC)对9种染料有很好的提取效果;甲醇的提取效果居中;二甲苯仅对分散染料有微弱的提取效果,而对其它染料基本没有效果;二甲基甲酰胺(DMAC)可剥离棉纤维上的直接染料和涤纶纤维上的分散染料,但试验过程中发现会溶解腈纶纤维,不适合混纺纤维的处理。

(2)尿素添加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将10 mL甲醇加入提取器中,置于70℃的超声波浴(功率为40 kHz,420 W)中萃取30 min;另在提取器中加入10 mL甲醇,再添加2 g尿素,置于70℃的超声波浴(功率为40 kHz,420W)中萃取30 min,比较提取效果,如图2所示。黑线为不加尿素提取效果,红线代表添加尿素后的提取效果。

 

 A—酸性红26  B—分散橙11  C—分散黄3  D—分散蓝1  E—直接蓝6

 F—直接黑38  G—直接红28  H—碱性红9  I—碱性紫14

图2尿素添加后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添加尿素后,对于9种致癌染料的提取效果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3.1.2超声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超声辅助萃取是一种快捷、高效的固-液萃取方式,本文参照GB/T 20382-2006标准中的萃取条件,在70℃恒温水浴、420W 、40 kHz超声频率[7]下,分别在30 min、45 min、60 min时间内进行提取实验,考察不同超声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见图3:

 

A—酸性红26;B—分散橙11;C—分散黄3;D—分散蓝1;E—直接蓝6;F—直接黑38;G—直接红28;H—碱性红9;I—碱性紫14

图3 70℃恒温水浴,不同超声时间下的提取效果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