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06年5月25日发布了GB/T 20382-2006《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4],该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其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方法提取织物纤维上的9种染料,并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上检测。由于9种致癌染料分别属于直接、酸性、碱性和分散染料,化学性质差异较大,采用甲醇一次提取纺织品上的多种染料,方法虽简单、快捷,但通过实践发现,该方法只能提取纤维上的部分染料,且回收率较低,不能满足Oeko-Tex Standard 100定量检测要求;而且方法中给出的色谱分析条件也不完善,部分染料的色谱图出峰时间非常接近,色谱图形分离较差,因而在定性检测过程中有时很难区分。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试剂对纤维的提取效率,最终选用甲醇添加尿素的方式进行提取,提取效果明显提高。通过优化色谱分析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进行分析,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而且缩短了分析时间,技术指标符合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满足纺织品上致癌染料的检测需要。
2 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配有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可控温超声波仪(输出功率420 W,频率40 kHz,控温精度为±2℃,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可控旋转蒸发仪( EYELA OSB-2100);电子天平(精密度0.0001 g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0.45 um聚四氟乙烯薄膜过滤头( 津腾公司).
试剂:表1中9种致癌染料有证标准物质(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甲醇、乙腈(色谱纯),磷酸二氢四丁基胺(色谱级);吡啶、甲酸、氯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均为分析纯);尿素(分析纯)、磷酸(分析纯);实验室用水为经Milli-Q系统制备纯水。
9块参考样品由上海东华大学制备,以不同的染色工艺染色,用直接红28、直接黑38和直接蓝6上染棉坯布,酸性红26上染毛坯布,碱性红9和碱性紫14上染腈纶坯布,分散黄3、分散蓝1和分散橙11上染涤纶坯布,用于提取试验。
用表1所列的标准物质,按其所示的纯度分别配制每种物质有效浓度为200 mg/L的甲醇贮备标准溶液,有效期为一年。
4组标准工作溶液(2 mg/L)如下:A)取1mL碱性紫14贮备标准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B)取1 mL碱性红9贮备标准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C)各取1 mL酸性红26、直接红28、直接蓝6和直接黑38贮备标准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D)各取1 mL分散蓝1、分散黄3和分散橙11贮备标准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注:贮备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溶液在4℃下避光保存,标准工作溶液每月配制一次。)
2.2样品前处理
取参考样品,剪成5 mm×5 mm的碎片,混匀。称取1.0 g试样,精确至0.01 g,试样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中加入10.0 mL甲醇,然后再加入2 g尿素,旋紧盖子,将提取器置于70℃,420 W的超声波浴中萃取30 min,冷却至室温,用0.45 um聚四氟乙烯薄膜过滤头,将萃取液注射过滤至样品瓶中,供HPLC/DAD分析。
2.3 HPLC/DAD 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XDB Varian pursuit5 C18 4.6 mmⅹ250或相当者;流动相:乙腈(A)与0.1%磷酸水溶液 (B);流速:1 mL/min;梯度洗脱程序:1~6 min, 10%A;6~12 min,90%A;12~15 min,10%A,保持3 min;柱温:35 ℃;进样体积:20 μL;检测波长:200~700 nm;
定量波长:分散蓝1在400 nm,分散橙11在500 nm,酸性红26、直接红28、碱性红9和碱性紫14在540 nm,直接蓝6、直接黑38和分散蓝1在600 nm。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