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功能纺织品的适用性
功能纺织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特定的功能纺织品的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无依据地扩大其应用范围。开发和应用功能纺织品,应确切地了解功能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和指标要求。
3.1抗菌整理纺织品
国内外对抗菌整理功能纺织品长期以来一直选用3种典型的细菌进行抗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是常用的代表菌种。但据权威专家介绍,中国自2004年开始对抗菌菌种进行研究,历时3年,从试穿者试穿实际采集样品近5000份,分别进行细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经试穿者试穿均无上述3种典型细菌,从试验人体上最终筛选出的是须癣毛线菌、红色毛线菌和犬小孢子菌3种细菌。专家认为抗菌纺织品应以这3种细菌为检测菌种来评价其抗菌性能。据介绍,新菌种抗菌效果检测合格的服装需经过试穿者试穿,要求试穿者10d不洗澡、不洗脚,无任何异常反应;试穿者随后3d又连续穿着其功能纺织晶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它服装,仍无异常反应。
目前我国已开始在部分领域的抗菌服装上,通过检测这3种细菌来确定服装的抗菌效果,旨在提高和调整我国抗菌纺织品的适用性。
3.2易去污整理纺织品
易去污整理纺织品同样具有适用性问题。就目前各种判断易去污功能整理纺织品的标准方法来看,无论从试样方法还是试验用的污渍,都有较大不同。AATCC130易去污测试标准是号的玉米油。我国FZ/T10012-1998(涤棉织物易去污性能评定》方法标准中也规定用以机油和植物油为主的污渍。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经过易去污整理的纺织品的特性,若干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了适应性更为宽泛的检测标准(表17),分别规定了6—13种水溶性污渍和溶剂性污渍,较全面地反映了纺织品的易去污能力。这些适应性较强的方法,得到了大量著名国际服装品牌的普遍认可。由此可知,通过了不同检测实验的易去污整理产品都可能被称为“易去污”,但其对不同污渍的“易去目前采用较多的拒污性能测试标准方法,但所用污渍为指定牌污”能力有很大不同不可以一概全。
3.3防水整理纺织品
防水产品的功能性评价标准方法不同,适用对象也不一样。ATCC35纺织品防雨性能测试在美国服装品牌中应用较多,人的印象似乎是这一标准更能反映防水性能。但其真实原因,美国的非防水(nonWR)整理服装的进口关税为28.6%,防(WR)整理的夹克和裤子的进口关税为7.3%。美国海关的水要求是按照AATCC35标准在61.2Pa压力下,喷淋2min所渗透的水量不超过1g。所以,多数美国服装品牌的质量要一般有AATCC35测试结果小于1g的要求,以此来享受优惠税。但同时也会要求按AATCC22《拒水性能测试:喷淋法》、ATCC193(抗润湿性防水/乙醇溶液试验》、AATCC127《耐水:流体静压试验》等标准测试,以更全面地评价产品的防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