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及展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转移印花因其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不用水也不排水而成为有助于环保的印花工艺,但转移纸的一次性使用提高了转移印花的成本,另外,印花后形成的大量转移纸及纸上残留的染料又加重了环境的负担。若采用微胶囊染料转移印花,可利用微胶囊的“染料库”作用,控制染料的转移量,使其匀速释放,一张转印纸可以多次使用,提高染料的利用率,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转移印花的成本。微胶囊转移印花就是将两种或更多种微胶囊化的染料用于转印纸的表面上,并将转印纸放在纺织品上施加物理压力,使胶囊破裂并将染料沉积于纺织品上。DickinsonRobinson集团发现此工艺可适用于多种天然或合成纺织品,包括棉、丝、亚麻、毛、粘胶、尼龙、聚酯和醋酸纤维等【11】。3M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微胶囊系统,通过胶囊与目标表面的磨擦而将色素传递到纺织品上【14】。

2.2.5微胶囊静电印花

Sandoz公司发现将染料分散到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溶液中,染料颗粒能移向电极【15】,故用高电阻壳材料,如乙烯类树脂、聚脂和聚酰胺树脂等将染料微胶囊化,可用于转移印花。微胶囊化染料直径一般小于50um,在局部电场和光半导法作用下,应用电场或静电复印的方法,通过筛网将微胶囊沉淀并固定在纺织品上,再通过加压、加热或适当溶剂作用使微胶囊破裂。

2.2.6微胶囊感光印花

利用重氮感光纸的微胶囊技术原理,把一种或多种不相容的组分经微胶囊化后,涂布于感光纸上,遇压力或热发生破囊后即进入感光室(或辐射室)以显色【13】。这种感光布能久贮不变质,稳定性良好,适应工业大批量生产,故此感光印花技术具有一定的工业可行性。

2.2.7微胶囊发泡立体印花

发泡微胶囊的膨胀是依靠囊心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气化产生压力而引起,将发泡微胶囊和粘合剂印制于织物上,干燥后在适当高温(取决于发泡微胶囊类型及纤维的种类)的条件下热处理,微胶囊内部的低沸点溶剂气化产生足够的内压力使塑性化的囊壁膨胀,微胶囊直径扩大至原来的3~5倍,冷却至室温后仍保持发泡后的状态,从而获得立体感强的发泡效果【16】。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